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体面的养老要多少钱?报告称家有百万也同样“医养难”

第一财经 2020-08-20 14:44:41

作者:郭晋晖    责编:刘展超

报告中的中高净值人士样本定义为家庭可投资资产100万元以上(不含房产等固定资产),年龄30岁以上。

面对加速到来的老龄社会,无论是依赖公共养老金体系的工薪阶层,还是“家有百万”的中高净值人群,在养老方面都需要做好更多的准备。

一项针对家庭可投资资产(不含房产)100万元以上的中高净值人群的调查显示,59%的中高净值人群养老资金准备严重不足,不得不在60岁时降低生活品质来应对退休养老生活。

今年5,6月间,尼尔森对北京、上海、山西、山东等地共29个一线至三线城市的1185名中高净值人士进行问卷调查。报告中的中高净值人士样本定义为家庭可投资资产100万元以上,年龄30岁以上。可投资资产包含现金、存款、基金、股票、债券、保险等流动性较高的资产,不含房产等固定资产

基于上述调查,这份由泰康保险集团联合尼尔森共同发布《2020年中国中高净值人群医养白皮书》(下称白皮书)称,即便达到家庭年收入200万以上,仍有62%的中高净值人群需要面对无床位住院等各种问题。

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陈东升在白皮书发布会上表示,随着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带病生存成为普遍现象。长寿时代庞大的健康需求将促进大健康产业极大发展,为人们提供健康生活解决方案,是大健康产业最大的商机。

体面的养老生活需要多少钱?

白皮书显示,中青年一代半数认为未来寿命会在85岁以内,短于中老年一代的认知。五六十岁的中高净值人群,则有62%认为会超过85岁,六十岁人群中更是高达32%认为未来寿命普遍会超过90岁。

更长的生存期意味着对健康、财富、生活方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调查结果称,按照中高净值人群当前生活水准推算,平均需要1060万的养老资金,然而他们普遍预期的养老资金均值为437万,缺口均值达600万,59%的中高净值人群养老资金准备严重不足。然而,在这样的缺口下,92%的中高净值人群仍认为可以实现与当前生活水平差不多、甚至高于当前水平的退休养老生活。

尼尔森消费者洞察金融领域总监肖洁菲表示,这显示出中高净值人群对品质生活所需的财富基础判断依据不足。养老资金的缺口导致在中高净值人群中出现“60岁现象”,即在退休到来时,不得不降低生活品质、舍弃期望中的部分生活理念,从而应对尚未准备充足的老年生活。

医疗资源!

白皮书发现,中高净值人群在健康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五十岁起,中高净值人群中一半均患有长期病症。七十岁后,近八成都将患病,步入人人带病长期生存阶段。

此外,父母年满60岁后,28%可能面临首次急救的情况,对工作繁忙的中高净值子女可能产生冲击,需提前规划和应对。

在医疗资源上,中高净值人群的人脉和资金并不足以解决他们面临的资源短缺问题,特别是住院资源紧张成为首要难题。

调查显示,更高的财富水平确实有助于提高医疗资源获取能力,但即便达到家庭年收入200万以上,仍有62%的中高净值人群需要面对无床位住院等各种问题。

从医疗人脉资源上看,仅9%中高净值人群表示自己在医疗行业有很多熟人,21%的中高净值人群表示完全没有能在医疗资源上帮忙的人脉,仅5%会通过商业付费方式获取医疗资源协助。

"医养难"的背后是与养老相关的健康产业供给不足。国家卫健委老龄医学研究所副所长于普林表示,医疗领域还没有做好长寿时代来临的准备,在大学本科教育中没有老年医学课程,医院老年科专业人缺乏,整体老年医疗的发展非常滞后。

未富先老如何破解?

未富显老是我国老龄化的重要特征。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比达12.6%,人均GDP1万美元,而美、日、韩老龄人口比重达12.6%时人均GDP2.4万美元以上。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将面临更多的挑战。人口预期寿命快速增长,但人均收入水平及储蓄难以支撑个人退休期间的消费水平。从广义养老金总量上,我国养老金三支柱占GDP的比重仅为8%,OECD国家平均占比为49.7%。

中银国际研究学会董事长曹远征认为,未富先老是很严重的问题,财富储备和谁来提供养老是社会必须要面对的挑战。国有企业股权进入养老金补充不足是一个大势,目前国有企业10%的股份划入全国社保基金。而从国家资产负债表的角度计算,大概到2030年的时候,可能需要80%的国有资产进入养老金。

在公共养老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我国正在加速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陈东升认为,政府应使社会保障体系适应长寿时代的变化,比如优化养老金三支柱,发展个人养老第三支柱,推动长期性广义养老金开展市场化投资,同时合理支出医保基金,提升慢病管理效益,建立广覆盖的长期照护机制等。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