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左右全国铺开,长护险筹资难题待解|长护险扩围探路

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将用三年左右基本建立长护险制度。

201 08-27 21:07

个人养老金提取条件放宽,哪些人可领取、如何领取?

这一文件进一步丰富了个人养老金的领取规则,增强了个人养老金领取的灵活性。

734 08-19 20:38

医保局明确下半年重点:创新药、长护险新政来了

下半年,医保工作主要聚焦医疗机构发展和医药产业创新、长期护理保险全面实施、生育保险扩容等领域。

113 08-19 16:42

“社保新规”下企业用工风向:退休人员走红?小老板已在做打算

接受采访的小商户经营者表示,不想冒“被员工告然后赔钱”的风险,打算9月前和三位员工谈谈。

1095 08-13 21:40

“医保双目录”申报药品首次亮相,高价创新药冲刺商保目录

国家医保局启动“医保双目录”改革,新设立商保创新药目录,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支持医药产业的创新。

528 08-12 22:08

医保2.0圆桌:“数据×商保”如何重构创新药赛道

一直以来,基本医保基金是医药服务最大的买家,商保创新药目录的设立表明我国医药产业迎来了第二位买家。

210 08-07 21:20

亲历创新药座谈会:医保数据开放,“国字头”投资机构入场

国家医保局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支持医药创新。

499 08-07 21:20

45进10?第十一批集采竞争激烈,国家医保局提示企业理性报价

55个拟采购品种中,平均每个品种有15家企业,有3个品种的企业超过40家,企业数最多的达45家。

7 374 08-05 14:17

长三角医保数据开放支持创新药研发,2025全国智慧医保大赛启动

此次大赛的一大亮点是会向决赛团队开放上海市脱敏后的医保和部分非医保领域公共数据,长三角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各1个地市的医保脱敏数据等,可用于创新药物研发等十多个领域。

5 163 08-04 20:51

4年200亿人次报销,未来五年全民医保如何升级|“十四五”规划收官

“十五五”时期,医保既要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又要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8 329 08-03 20:26

医保五年累计支出12万亿,长护险全国推广预期增强

浙江财经大学教授戴卫东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目前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下称“长护险制度”)还未在全国推开,但各地都对这个政策落地有预期,“长护险已经到了应该尽快推行全国统一制度的时候了,否则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制度转轨成本”。

182 07-24 22:18

中央财政首次发放养老消费补贴,谁能受益?怎么申请?有何利好?

为确保项目实施达到预期效果,民政部、财政部决定采取先试点再推开的方式组织开展项目。

1947 07-23 20:48

国家医保局连开座谈会释放哪些新信号

未来医保的价值购买,如医保目录准入等,不再单纯看创新药在上市时提供的实验室材料和数据,更看重它在实际环境中的真实效果。

5 544 07-22 21:33

退休参保人员首超1亿,快速老龄化下医保面临这些挑战|晋观医养

考虑到人口老龄化的变动和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十五五”期间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收支压力会进一步加大,需重新改革完善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制度。

8 425 07-17 20:12

不再锚定“最低价”,国家药品集采迎八大变化

第一财经记者在会后与多位政策制定者、专家学者、业内人士进行交流,整理和分析了“新集采”的八大变化及对各方的影响:其中,不再锚定“最低价”、医生可按药品品牌报量、提高投标资质门槛、强化质量监管等举措,均是对年初社会关切的回应,以保障患者能用上质量高、疗效好的仿制药。

1304 07-16 21:38

医药总费用增速高位回落,超13亿人医保账本释放这些关键信号

随着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等多项医保改革全面推进,包括基金监管力度加强,使我国医疗服务行为进一步走向了规范,从而降低了医药总费用。

88 07-15 16:33

老龄化最快的“十五五”:3亿老年人将迎来哪些养老新变化|“十四五”规划收官

第一财经也从相关人士处了解到,目前我国还缺乏整体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顶层设计,目前这一顶层设计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中。

636 07-08 20:01

@所有购药人!今起不扫码医保不结算,还有哪些影响?

医药行业短期会有成本阵痛

5 359 07-01 13:10

专访戴卫东:长护险试点已九年,“试而不定”困局待破|长护险扩围探路

虽然目前长护险制度还没有全国推开,但各地都对这个政策落地有预期。

5 312 06-12 20:25

未来十年老年人口净增1亿,长护险全国铺开进入倒计时|长护险扩围探路

长护险是一项购买服务的制度,关键在于提供服务的人,护理服务人员的短缺是长护险全国落地的重要制约因素。

7 244 06-12 20:25
  • 郭晋晖

    第一财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