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长期照护师爆火,银发产业风口带动千万就业

目前我国的长护从业人员仅为30多万,长护险全面推开之后,护理人员的缺口预计会达千万级。

222 04-29 21:31

又一个新职业!首批81名长期照护师持证上岗了

自2016年国家启动长期护理保险试点以来,已有约30万人从事长期护理服务工作,但仍存在服务人员技能与失能人员需求不匹配、服务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101 04-28 19:40

老龄化推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速,下一步重点是什么|晋观医养

医药服务供给侧规模扩大、需求推动下的医药费用快速增长、医保制度运行压力加大,凸显出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迫切性。

476 04-24 19:58

高校毕业生就业重磅文件发布,六大子体系构建高质量就业服务

六个体系形成了一套贯穿高校毕业生从培养、就业,再到帮扶援助全过程的完整的就业服务体系。

377 04-08 21:17

地方再爆“回流药”案件,药品追溯码强监管时代来了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国家医保局已启动相关的专项行动,坚决打击倒卖回流药,第一批药品追溯码线索已经发往全国。

575 03-30 21:20

医保即时结算加快落地,医院、药企回款大提速|2025医保改革解码

要求2025年年底前全国80%左右的统筹地区基本实现与定点医疗机构的即时结算

554 03-27 20:50

DRG之下,医患保如何形成“改革共同体”|2025医保改革解码

安阳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一个重要经验,是在DRG付费改革中不降低参保群众住院待遇享受,不增加参保群众住院就医负担,不限制参保群众住院特殊需求。

268 03-20 22:29

医保基金结余近6亿,这座工业老城的DRG改革做对了什么|2025医保改革解码

“安阳经验”是因地制宜发挥医保支付的经济杠杆作用,通过一系列支付政策的设计避免诱发临床行为异化,遏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将更多的医保基金用于有效的医疗服务上。

224 03-20 22:29

专访党俊武:解码老龄化应对新动向,呼吁加快制定国家版行动方案

从长远看,我们要逐步调整宏观经济战略,打造新的产业体系,创新经济运行机制,使经济运行符合老年人增多而年轻人减少的结构性逻辑。

128 03-19 23:00

覆盖3.1亿老人,“一刻钟养老服务圈”怎么建?

地方政府、一些养老机构已经开始了积极探索,未来的方向是贯通协调居家、社区、机构三类服务形态,破解养老服务落地“最后一米”的难题。

395 03-10 22:21

民企如何拥抱AI?代表委员这样说

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

74 03-06 19:13

促1222万高校毕业生早就业,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关注这些就业问题

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和稳定就业,统筹好新技术应用和岗位转换,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200 03-05 17:57

近三成就业者灵活就业,工作稳定性、社保水平待提升

2023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4041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7032万人,也就是说,灵活就业人员占到了全国就业人员的27%,占城镇就业人员的43%。

671 02-27 22:03

外卖骑手的社保元年:自愿还是强制?缴费基数多少?制度能否更灵活?

权威人士表示,新业态从业人员等劳动者由于劳动关系不明确、工作方式灵活、收入不稳定等原因,难以直接参加传统的以单位为依托的社会保险制度,需要积极研究完善降低门槛、给予参保补贴等相关政策措施,尽可能地把他们纳入社会保险覆盖范围。

881 02-24 09:35

某些集采药存在质量风险?四部门将赴上海收集问题线索

重点收集有临床数据支撑、有统计学差异的质量和药效问题线索,共商进一步保障集采药品质效的意见建议。

734 01-20 08:43

京沪政协委员关注集采药疗效,国家医保局:欢迎医务人员当好吹哨人

注重倾听来自临床一线的意见和声音。

1814 01-19 10:25

国家医保局答一财:试点覆盖1.8亿人,今年加快建立长护险制度

专家认为,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能够缓解人口老龄化和失能风险给家庭带来的重压问题,呼吁长护险尽快全面落地,进一步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

166 01-17 17:18

重磅|今年医保目录调整提前至4月,年内推出首版丙类目录

丙类目录作为基本医保药品目录的有效补充,聚焦因超出“保基本”功能定位暂时无法纳入医保目录但创新程度很高、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患者获益显著的药品。

254 01-17 13:59

全国31省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试管婴儿需求会加速释放吗?

我国目前育龄人群的不孕不育发生率为12%~15%,辅助生殖技术给想要孩子但必须借助技术手段的人带来希望。

601 01-03 14:58

企业年金20年积累养老金超3万亿,仅7%覆盖面如何扩围|晋观医养

从20年来投资收益率表现看,在目前国内金融市场条件下,建立企业年金无疑是职工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最好方式之一。

278 01-02 22:03
  • 郭晋晖

    第一财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