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热议提升职工生活品质:增加工资福利是关键

职工薪酬福利增长趋缓,职工技能培训机会偏少,工作时间较长等,仍然是当前劳动者在就业市场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05-16 18:13

少子老龄化如何支持现代化?稳定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是关键

应趁现在生育率还有弹性的时候,采取有效措施将这些弹性激发出来。

05-10 21:42

继续免费还是部分自费?专家建议优化中国新冠疫苗政策

有专家认为,如果新冠疫苗继续由政府免费提供,应该通过政府财政购买向公众无偿提供,不能使用医保基金。

05-08 15:10

专访清华大学教授杨燕绥:资源下沉,突破医养结合十年困境

医养结合是个体系问题,要将医防融合的疾控体系、全专融合的社区医疗体系,嵌入社区驿站和家庭病床,实现医养结合。

05-03 21:22

人口高龄化逼近,医养结合如何覆盖数千万失能老人|晋观医养

OECD主要国家的数据显示,国民平均预期寿命每增加5年,医养服务需求即发生结构性变化。

05-03 21:22

支持国企等“体制内”岗位扩容,国务院再推稳就业新举措

通知要求,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稳岗扩岗服务和贷款业务。鼓励金融机构面向吸纳就业人数多、稳岗效果好且用工规范的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发放贷款,支持其稳岗扩岗。

04-26 21:52

稳就业措施加紧推出,制造业和外贸业是主阵地

当前要从市场性就业和政策性就业两个方面深度挖掘就业岗位潜力。

04-16 22:41

国常会再次聚焦稳就业,哪些利好政策即将推出

会议要求,要着力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采取务实管用措施稳定制造业、外贸企业等就业规模,突出就业导向优化高校专业设置,面向市场需求提升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质量。

04-15 13:19

重点︱1.4亿65岁以上老人多病共存,“健康老龄化”存在哪些挑战

“健康老龄化”也是医保基金可持续性的要求

04-13 14:48

上海公卫中心副主任凌云: 国产和进口新冠药物均安全有疗效

国产药品还需继续扩大使用范围以后,收集更多的临床数据,做进一步的研究判断。

04-12 17:49

胰岛素集采落地一年,患者、医院、药企都改变了

到2030年,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知晓率要达到60%及以上(目前还不到40%);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要达到70%及以上。

04-12 15:00

数字健共体赋能基层医疗,慢病管理开创价值医疗新模式

天津、山东等地通过构建数字健共体切实提升了基层健康管理服务能力,这对于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联三医、强基层、保健康”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04-07 12:42

参保人次近3亿、累计保费320亿!“惠民保”还能火多久

专家建议,惠民保应该探索打破基本医保参保人的限制条件,将新市民纳入承保范围。

04-02 21:23

中国工程院院士庄辉:消除歧视,加强18岁以上人口乙肝筛查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2019年全球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近3亿(3.8%),由此引起的肝硬化和肝癌导致82万人死亡。

03-31 13:40

新冠报销回归常规医保:患者负担会加重吗?哪些药品可临时纳入医保?

中国医保目录一般每年调整一次,此次临时纳入新冠药品开了一个特例

后疫情时代的中国重启
03-30 20:44

第八批国家集采药品降价56%,带量采购将成公立医院主导模式|晋观医养

2018年以来,已有333种药品通过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进入了公立医院,平均超50%的价格降幅,明显减轻了患者的用药负担。

03-29 22:18

独家︱新冠医保报销政策面临调整时间节点,专家建议回归正常报销

有关部门正在制定新的医保支付政策并将于近日公布

后疫情时代的中国重启
03-28 18:37

第八批国家带量采购开标临近,医药市场酝酿新一轮“降价风暴”

按照以往七批的降价幅度,此次参与采集的约40种药品将迎来50%左右的降价幅度。

03-26 22:03

数字医疗的银川探索:科技赋能,将常见病留在基层

互联网、大数据还有医学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能有效地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能力。

03-20 20:45

养老改革任务单即将落地,扩大普惠养老供给

今年我国养老保险领域将重点推动三项改革

03-14 22:35
  • 郭晋晖

    第一财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