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10年里,随着个人计算的重心发生偏移,IT产业进入了快速变化时代,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迅速挤进了个人电脑的市场,也加速了这一市场的变革。
尤其随着5G网络及5G设备的普及,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办公形态愈发呈现出移动便携、碎片化、轻量化、分享化、大容量数据存储及数据同步等特点,对移动办公设备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说第一代移动办公是笔记本电脑的出现,使得移动办公成为可能,第二代移动办公以笔记本 “轻薄化”为方向,移动办公的形态和场景更多元化,那么第三代移动办公则更关注笔记本“智慧化”,注重生态融合新体验。
8月19日,作为第三代移动办公的代表,华为MateBook X新品正式亮相。这款笔记本不仅颜值高,轻薄到只有1kg机身重量,还带来悬浮全面屏等惊喜。同时,通过多屏协同等生态融合新体验也为该市场赋予了更多可能性及新方向。
华为消费者业务平板与PC产品线总裁王银锋在一场媒体沟通会上表示,在“第三代移动办公”新概念下,笔记本不仅仅是一个生产力工具,也是智慧办公场景的一个重要入口,在更加移动便携的基础上,拥有更多智慧化的功能和体验。
王银锋认为,类似“多屏协同”这样的功能正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欢迎,从整体行业趋势看,大家正处于一个“质变”的临界点。
从PC“新兵”到市场第二
近年来,每一次行业数据的发布都在诉说着个人电脑市场的艰难,但对于华为来说,市场增速却屡创新高。
据权威报告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华为系笔记本(含荣耀)在中国笔记本市场的占比已经达到16.9%,排名第二,虽是PC行业的新力军,然而在短短几年内便已进入笔记本市场第一梯队。另外,根据Chnbrand发布的《2019-2020年C-NPS中国顾客推荐度指数》报告显示,在Windows笔记本阵营,华为PC的中国顾客推荐度(NPS)高居第一,华为PC正以强大创新力和产品力获得更多消费者肯定。
“华为PC一直追求品质,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产品体验。我们非常自豪,这些努力也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认可,让我们用三年多的时间就能够跃居到市占第二的位置。”王银锋表示,华为从刚进入笔记本行业时,就聚焦在轻薄本品类持续发力。
华为MateBook笔记本自2016年正式对外发布,当时主打的就是轻薄概念,首代产品的机身厚度为6.9mm,屏幕边框为10mm,整机重量为640g,作为参考,苹果iPadPro和微软SurfacePro4的重量分别为713g和766g。
这种对于消费者深刻的洞察在市场上得到了验证。目前,轻薄本在中国市场的占比已接近76.5%,远高于2017年33%的数据,尤其是在今年疫情期间,轻薄本的增长更快,在PC市场上占据的位置也越来越重要。而经过产品迭代的MateBook X更是在“轻薄”上做到了极致。
为了实现轻薄,华为把标压CPU放进轻薄本里,但在“美学设计”上也精益求精。
事实上,华为MateBook系列从上市开始,就始终坚持对美学设计的追求,坚持把机身设计做得更简约。比如,MateBook X在机身选用造价更高的镁铝合金材质,保持硬度的同时质量更轻盈,而为了达到更好的质感和颜色,机身喷涂甚至达到5层以上,从而带来婴儿肌肤般光滑细腻的触感。
寻找第三代移动办公中的新需求
但仅仅是外观上的变化也许不足以彻底改变PC行业的现状。
“能够打破原来的旧规则,以及创新和产品的产生,华为是基于这两点的一个非常好的代表。”一国际厂商如是评价华为在PC领域的表现。
华为能够引领第三代移动办公的新趋势,背后依靠的是华为MateBook的三大品牌DNA,即美学设计、科技创新和智慧体验。
从用户的“移动办公”需求角度看笔记本行业的变化,可以粗略地将笔记本电脑产品从诞生到现在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代移动办公,笔记本电脑出现,实现了“便携化”,是移动办公的开始。过去的台式机,通过机身小型化,将机身、屏幕、键盘等一体化,带来笔记本电脑这个产品形态。因为“便携化”的笔记本电脑的出现,移动办公成为了可能,笔记本电脑也成为一个新品类,引领了行业发展的趋势。
第二代移动办公,笔记本电脑“轻薄化”,多形态多场景。从产品形态来看,笔记本的趋势是越来越轻薄便携,与此同时还出现了诸如平板、笔电二合一等形态的产品,让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办公。从使用场景来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咖啡馆里、家里、机场、高铁等地办公,办公的场景从办公室扩展到越来越多的场合。但在第二代移动办公中,笔记本电脑仅仅扮演着生产力工具的角色。
华为提出“第三代移动办公”趋势,笔记本的“智慧化”,打造“生态融合新体验”。在“第三代移动办公”新概念下,笔记本不仅仅是一个生产力工具,也是智慧办公场景的一个重要入口,在更加移动便携的基础上,拥有多终端生态融合的智慧体验。华为作为行业的先驱者提出“第三代移动办公”,也一直沿着这个方向在努力。致力于生产智慧化的笔记本产品,为消费者打造生态融合新体验
在软件层面,MateBook X从最简单的文件传输开始发展到了多屏协同功能,并且可以通过“华为云空间”把所有设备的信息拉通。登录华为云账号并开启同步文件夹后,文件夹中的所有文件都会自动同步至用户的其他设备。
而在硬件层面,华为也致力于实现各个终端之间的计算能力的共享,包括外设的共享。例如,用笔记本调用手机的高清摄像,将笔记本的计算能力共享给手机,用手机看视频调用笔记本的音箱等等,支撑华为多终端协同能力的背后是华为的分布式技术。目前,这一技术已经应用到华为的各大产品线中。
PC助力全场景生态布局
华为在过去几年通过技术和产品的迭代已经成长为了PC领域的领军者。
王银锋透露,华为PC未来的发展会基于三个产品系列:第一,华为MateBook数字系列,包括华为MateBook的13和14;第二,华为MateBook X旗舰系列,包括华为MateBook X Pro,以及全新的华为MateBook X;第三,华为MateBook D系列。
“未来针对不同用户人群的需求,我们会基于以上三个系列的产品不断迭代,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王银锋说。
而从华为全场景生态的布局来看,不仅仅是PC产品线,其所涵盖的终端产品生态圈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前景。“全场景产品业务”作为当下IoT生态构建的关键一步,而对于华为来说,内部已将“1+8+N”全场景战略定义为“长期战略”。
具体来看,华为全场景智慧生活所涵盖的终端包括三层结构化的产品,即“1+8+N”,1是手机,8是华为手表、耳机、PC、平板、音箱、眼镜、车机和智慧屏等,N即万物互联的生态产品。通过全场景智慧生活战略,目标是希望为消费者带来全场景智慧生活体验。
王银锋表示,“1+8+N”的核心理念不是打造一个产品,而是要基于消费者的场景化需求,做一系列智慧生活,包括智能家居、智慧出行、智慧办公、运动健康、影音娱乐。华为PC立足于行业,聚焦智慧办公场景。
作为PC领域的新进者,华为更希望的是将手机等终端领域的技术优势复制到PC领域,为其焕发新机。而在业内看来,成熟行业的再次爆发也许需要的是一次思维的革新,一种趋势的探索,华为也许将会是那位引路人。
2025上海车展上,广汽集团多个自主品牌更新了多项动态。
2025上海车展智能化竞赛拉开序幕。
华为2024年研发投入达1797亿元人民币,约占全年收入的20.8%。
华望汽车主要面向30万级高端客户,详细的产品定义、产品定位主要由华为主导。
由广汽集团投资设立的新公司华望汽车技术(广州)有限公司在南沙正式成立,全新高端智能汽车品牌也将在不久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