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华兴资本控股(01911.HK)披露2020财年中期业绩。财报显示,2020年上半年华兴资本实现总收入11.67亿元,同比增加48.7%;经营利润同比增长151.1%至4.68亿元;年化平均权益回报由去年同期的7.1%升至15.3%。今日收盘华兴资本控股股价17.48港元,涨1.27%,总市值93.49亿港元。
具体业务上,公司四大板块投资银行、投资管理、华菁证券以及新兴业务中,较大变化是投资银行板块收入由上年同期的3.53亿元降至2.77亿元,同比下降21.6%,因此具体收入占比分别是投资管理贡献收入6.43亿元,占比跃升至55%;投资银行板块贡献收入2.77亿元,占比24%;华菁证券贡献1.94亿元,占比17%。
此次收入提升明显的华兴资本投资管理业务在2020年上半年贡献收入6.43亿元,同比增105.3%,分部经营利润达3.9亿元,超过去年全年表现。
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6月,华兴投资业务资产管理规模已达390亿元,可投资金57亿人民币。华兴投资旗下华兴新经济基金在过去半年先后投资华大智造、泡泡玛特、经纬恒润等企业,包括理想汽车、达达集团、贝壳找房在内的多家被投企业今年内成功登陆资本市场。
另外,华兴医疗产业基金一期自2017年成立,截至今年中期IRR(内部收益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 )达72%,被投企业心脉医疗、南微医学、华熙生物均已在科创板上市。
从可预期的增量利润贡献来看,华兴投资管理业务已逐渐进入收获期。截至今年中期末,华兴资本已积累7亿元未实现净附带权益。按基金“5-7年投资,两年退出”的节奏来计算,预计未来3-4年伴随早期基金陆续退出,累计未实现附带权益将逐渐释放到收入和净利润中,从而增厚集团的ROE(净资产收益率Return on Equity)。
投资银行业务方面,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市场整体投资银行业务承压,项目推进及收入确认均有所延迟。
另外,2020年上半年华菁证券实现收入1.94亿元,同比上升93.5%。继2019年扭亏为盈后,今年上半年经营利润增加至4487万元。
作为首批参与科创板保荐承销的券商之一,华菁证券在今年注册制改革进一步铺开的大背景下持续专注推进科创板及创业板上市项目。上半年华菁证券团队人员同比增加15%,作为集团整体战略中重要板块及境内投行业务的主要平台,华菁证券获批自营和代销牌照后预计将实现更高的现金使用效率和资金回报。
截至2020年6月30日,财报显示华兴集团层面准现金为人民币46亿元,其中华菁证券占人民币25亿元。华菁资金使用此前受到牌照限制所以回报较低,但预计将获益于2020年下半年生效的自营投资和分销牌照而显著增加。
相比华兴资本集团层面(不包括华菁证券)20%的平均权益回报率,由于投资范围受限,华菁证券自身的平均权益回报率仅为1%。因此集团上半年2020年上半年年化平均权益回报率为15.3%。未来随着未实现附带权益逐步成为已实现收益、华菁证券资本使用效率和杠杆提高、以及更强大的投资银行项目储备,公司对2021年及2022年利润增长较为乐观。
2020年上半年,华兴推进投资银行业务板块结构整合,参与多个标志性的一、二级市场交易:在私募融资方面,为华大智造10亿美元融资、每日优鲜4.95亿美元融资、明略科技3亿美元融资、国美3亿美元战略融资以及蔚来汽车1亿美元可转债发行、搜狐畅游私有化等多项私募融资、并购、战略投资及可转债交易担任财务顾问。
在上市承销方面,集团上半年已协助京东集团、天境生物及开拓药业完成港股、美股IPO。得益于过往的持续投入,华兴资本投行业务未来6至18个月的项目储备丰富,预计下半年及明年将加速释放。
行业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机器人领域融资额已达232亿元,超过2024年全年总和。
6月18日,“琴澳投融易+”第四期“智汇横琴·科创未来”2025横琴科技企业投融资对接活动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举办,促成5家银行与9家企业签约合作,达成意向融资额超2.8亿元。
来自银行、基金、证券等金融机构以及债券托管结算机构的资深专家,共同探讨债券市场如何优化投融资功能,创新市场发展机制。
目前全国20余个省市相继发起设立低空经济产业基金,苏州、广州、北京等地的基金规模均达到了百亿级,用于支持低空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