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商业资讯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净利润同比增长10%,成都银行半年报抢眼

2020-08-30 20:47:18

作者:傅帅    责编:戚德志

今年上半年成都银行规模持续增长,经营结构稳定,总资产达到6146.5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62.69亿元、增幅10.08%。

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扩散,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冲击。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成都银行坚决贯彻地方政府和监管要求,主动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全力推动业务转型增效,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成都银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53亿元、增幅9.91%;而不良率仅为1.42%,比去年末还下降0.01个百分点。

对于下半年的工作举措,成都银行称,科学制定推进方案、细化推进举措,持续推动压力逐级传导,确保各项任务落细落小、落到实处;紧紧围绕“六稳”“六保”工作,牢牢抓住“扶企纾困”和“培育发展”两个关键点,做大“普惠金融”保市场主体,做实“纾困减费”保居民就业,做细“场景金融”保供应链稳定;并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决策部署,主动参与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产业升级和民生发展,充分发挥好本土法人银行的内接外引作用,挑重担、做贡献、起示范。

净利润同比增长10%

今年上半年成都银行规模持续增长,经营结构稳定,总资产达到6146.5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62.69亿元、增幅10.08%。其中,存款总额4375.0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07.83亿元、增幅13.13%;贷款总额2554.1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35.13亿元、增幅10.14%。

值得一提的是,在疫情之下,成都银行的盈利能力良好,效益稳步提升。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成都银行实现净利润27.55亿元,同比增长2.48亿元、增幅9.8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53亿元,同比增长2.48亿元、增幅9.91%。

净利润接近10%的增幅,无论是与同业上市银行相比,还是放在国内4000多家银行中,都较为耀眼。银保监会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万亿元、同比下降9.4%,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15.86个百分点。

成都银行的盈利能力的增长在于公司金融业务、小微金融业务、个人金融业务及同业投行业务齐头并进。近年来,成都银行大力发展高质量资产业务,牢牢把握国家战略机遇,深度聚焦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给予重点资金支持,充分利用金融机构的资源带动作用和信息渠道优势,助力重点企业“互动合作、高频交流”,高质量满足企业发展的金融服务需求。

在小微金融业务上,成都银行全力支持中小微企业纾困壮大,采取“一户一策”帮扶措施,通过贷款展期、延期还本付息等方式,多措并举助推企业回归稳产满产;大力提升融资便利,持续打造中小企业伙伴银行,面向中小微企业开展稳企惠企“同舟行动”,主动提升“政银担”产品风险分担比例,强化“政银”合作模式,优化“壮大贷”“科创贷”“文创通”等中小微企业专属产品,以打好产品组合拳的方式切实提升中小微企业信贷资金可获得性。

在个人金融业务上,成都银行紧跟宏观经济形势、房地产调控政策、市场变化和同行业竞争态势,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和个人信贷业务政策,合理支持有效需求,服务广大市民;进一步扩大储蓄业务优势,充分运用差异化利率产品,实时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调整,丰富储蓄产品层次,利用大数据实现精准营销,深化客户关系管理,提升客户质量;紧跟市场变化和监管要求,强化个人中间业务产品管理,加快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与结构优化调整步伐,全力以赴促进业务规模持续提升。

此外,成都银行还把握市场环境和利率变动趋势,优化资产结构,促进金融市场业务稳健开展,基于风险可控前提,加大信用债等标准资产投资力度,支持企业融资需求,提升债券组合收益;创新企业融资工具,大力支持直接融资业务发展。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成都银行累计承销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超过100亿元,“双创”专项债务融资工具累计承销金额65亿元,在本地“双创”市场继续保持领先地位;承销疫情防控债金额15亿元,通过直接融资手段支持客户疫情防控工作。

资产质量稳定,不良率较年初下滑

虽受经济下行、结构调整以及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但成都银行以“严控新增、化解存量”的工作思路为引领,不断加强内部管理,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同时多渠道、多方式积极化解贷款风险,当前信用风险总体可控。

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成都银行资产质量进一步好转,截至今年6月末,不良贷款总额36.13亿元、较年初增加3.08亿元,不良贷款比例1.42%、比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总额20.23亿元、较年初减少1.14 亿元,关注贷款比例0.80%、较年初下降了0.12个百分点;而拨备覆盖率278.46%,较上年末增长24.58个百分点,流动性比例78.76%,流动性持续充裕。

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74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1243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94%,较上季末增加0.03个百分点。

进一步来看,今年上半年,成都银行在防范和化解信用风险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继续推进信贷制度体系建设,持续完善信贷业务制度和流程,优化信用风险管理架构,加强业务条线、风险管理条线、审计监督条线的“三道防线”建设,形成管理合力。

其次,提升信贷基础能力建设水平,加强信贷资产一体化管理,不断完善差异化信贷授权、动态调整机制及派驻风险员的管理机制,并通过信贷管理系统功能优化,持续丰富和优化客户初筛、客户画像、统一授信视图、大额风险暴露、风险预警、差异化贷后检查等功能,提升风险控制效能。

再次,强化信用风险化解激励约束机制,将分支机构经营层绩效工资与信用风险降控考核结果直接挂钩,引导分支机构完善对信贷条线人员考核机制,将权、责、利相结合,体现信用风险管理责任,考核结果作为信贷问责的重要依据。

在推进存量风险的清收压降上,成都银行继续实施多措并举,通过现金清收、资产转让、以物抵债、核销等方式实现不良贷款清收压降,同时对已核销不良贷款继续实行一体化、全口径清收管理,并将全口径的清收要求纳入制度红线;严格把控新增贷款风险,加强客户筛选,通过精准营销方式,优化获客渠道,提高新客户质量;规范信贷三查,加强对借款人经营性现金流管理,提高对第一还款来源的把控。

全力支持成渝经济圈建设

今年1月初,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并指出,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上述会议称,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尊重客观规律,发挥比较优势,推进成渝地区统筹发展,促进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强化重庆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助推高质量发展。

今年5月份,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公布的《2020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显示,15个城市入选“新一线”,前三名分别是成都、重庆、杭州。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突出中心城市带动作用,统一谋划、一体部署、相互协作、共同实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也是金融机构的重大战略机遇。

4月16日,成都银行签署了《共同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强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在多个方面参与,推动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助力金融“示范区”,并在服务城市发展战略和企业发展中借势借力、创新改革、扩大合作,打开高质量发展空间。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目前成都正在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企业改革转型和市场拓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成都银行将牢牢把握成都发展政策支持集中机遇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优质金融服务”。成都银行称。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