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长三角安全可控产业链构建:难点与方向

第一财经 2020-09-14 21:59:24 听新闻

作者:陈雯 ▪ 吴加伟 ▪ 袁丰    责编:任绍敏

在新的发展格局下,长三角如何补上产业链关键环节,构建自主安全可控产业链,保障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成为现实而迫切的任务。

当前,世界经济深度衰退,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性常态化,导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配套由“成本市场”导向转向“自主安全可控”导向,跨国公司主导的“离岸”布局向优势地区的“在岸”集聚转移,对我国开放经济发展和深入融入全球的产业链体系挑战巨大。

为此,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长三角区域要发挥人才富集、科技水平高、制造业发达、产业链供应链相对完备和市场潜力大等诸多优势,积极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的路径。”

在新的发展格局下,长三角如何补上产业链关键环节,构建自主安全可控产业链,保障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成为现实而迫切的任务。但是,任务艰难且有巨大挑战,宏观上来自微笑曲线两端的压力:

第一,由于深度嵌入全球价值链,我国多数制造业产业链对全球产品和技术均较为依赖,特别是产业链的关键技术、关键环节和关键零部件国内供给短缺。而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在很大程度上也与发达国家科创能力有较大差距,长三角三省一市土地面积与日本相当,人口相当于日本、德国之和,但创新能力无法与日德比肩。众多关键环节和关键技术缺失,对自主可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例如工业机器人国产市场份额仅占27%,高档数控机床自主化率仅为6%左右。江苏昆山手机的国产配套率只有25%,且国内/区域内配套主要是外壳、连接等非核心零部件,而存储芯片、摄像头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仍主要依靠进口。

第二,终端消费品生产短板及消费市场体系不健全。在产业链环节,我国制造业大部分处于中间生产产品环境,长三角家电、汽车、服装、食品等自主品牌不多,BTC的消费品市场营销总体能力不强,专业营销人才相对较少,营销队伍零散,推销观念不合时宜,存在着不遵守市场价值规律而盲目追求低价营销、营销手段单一,缺乏新技术应用更缺乏创意创造等问题。

我国拥有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但同时老龄化、少子化、低婚育率的人口结构带来消费观念变革,但传统制造业产能过剩,以中等收入群体为导向的供给体系尚未完全构建,导致中低端产品过剩、高附加值产品供给不足,较难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升级需求。例如,2009~2018年十年间,进口食品规模以17.7%的复合增长率高速增长,2018年首次超过700亿美元。相关统计显示,57.5%的消费者在进口食品上的消费金额占整体食品消费的比例超过了10%。

解决产业链微笑曲线两端补链强链的内容,仍然还要充分发挥长三角改革开发的新高地功能,坚定不移地维护和推进经济全球化,成为联通国际国内市场的桥梁,利用两种资源、两种技术融合发展的阵地;同时勇当我国科技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以及培育国内市场体系的主导力量,为全国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给和高市场契合度的产品。为此提出三个方面的建议:

一、长三角需要提升骨干企业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控制力,保障区域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安全可控。

首先,仍然要支持外资“龙头企业”扎根发展,增强外资产业集群的根植性,保持外资外贸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稳定外资外贸政策预期。提升长三角区域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的均等化水平,提升外资企业本地增值率、本地配套比重以及中间产品的本地采购率,研究制定分类指导外资企业增资扩产、转型升级的具体方案和配套政策。

其次,积极培育壮大本土跨国公司,增强区域性产业链配套及供应链组织能力。聚焦长三角地标性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具有全球资源整合能力的本土跨国企业,支持有实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在整合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的基础上,高位连接全球生产网络,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和话语权,力争在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上构建区域自主配套的能力。

再次,增强产业链设计与促进职能,培育建设跨区域产业链联盟。鼓励多方共建企业供应链的信息互通平台,建议依托企业链主以及经济管理部门和科技研发部门,共同组建区域产业链促进机构,面向行业的优势产业链升级进行总体设计及引导政策体系制定,并配合各地政府“十四五”及中长期发展设想,引导谋划长三角各城市产业发展方向,推动产业园区特色化和品牌化发展,力求在部分行业领域形成城市/区域间横向或纵向分工体系。

二、更加注重产业技术创新的效益,合理引导未来科技和新兴业态发展壮大。

创新是自主可控产业链构建的关键,围绕创新补链强链,明确科技、体制等全面创新方向,更加注重创新质效,合理引导未来科技和新兴业态发展壮大:

第一,围绕优势产业链精准布局创新链。在产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加强对创新产品研制企业和用户方的双向支持,更加注重对产品消费端的有效补贴,健全以经济社会效益结果为导向的产业科技创新评价体系。

第二,面向民生重大需求和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关键瓶颈,结合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科技革命的最新形势,推动相关产业技术创新。力求在上海、合肥等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的引领下,充分发挥相关企业、科研院所(校)和城市的创新资源禀赋条件和比较优势,在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命脉的“卡脖子”技术上实现突破。

第三,深化改革共建,在长三角区域范围内进一步复制推广全面创新改革成果。综合研判全球产业科技革命的态势,积极为未来科技和新兴业态发展扫清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在细分行业和领域出台具体支持措施和配套政策。

三、充分面向强大内需及消费市场,以“文化+创意”提升产品附加值。

需要面向强大国内市场,以上海为引领,强化文化创意增值与市场营销策划,积极培育壮大以消费升级为导向的终端品市场。

第一,更加突出企业市场主体地位。鼓励企业结合内需市场需求以及消费升级等新形势,加强对消费者多元化需求、产品细分领域竞争态势的跟踪、分析与研判,强化政府引导,积极发展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增强企业应对市场的能力。

第二,围绕产业转型、产品升级与城乡居民消费升级需求,推动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创新发展。依托地方特色文化与优势产业,加快形成城市/区域间分工协作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力争培育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建立健全文化创意企业与先进制造业企业对接服务机制,鼓励企业将知识、智慧、创新等文化创意要素植入产品,通过性质和功能渐进性/颠覆性改变从而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推动先进文化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各类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文化装备生产、文化消费终端生产企业;促进产业交叉融合,积极打造集“新消费、新业态、新产品、新技术”等为一体的文化创意新经济产业形态。

第三,积极打造世界“创意之都”、“设计之都”等,推动长三角国际文化创意城市群建设。以上海、南京、杭州、苏州等城市为重点,依托地方文化特色及相关产业优势,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促进现代城市经济的动能转换、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城市更新中的先导作用和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功能,打造世界“创意之都”、“设计之都”,推动文化创意资源及服务跨界共享,推进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产业园区和特色基地等联动发展,构筑世界文化创意产业集聚高地。

第四,加快完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软硬件支撑体系,进一步强化创意产品及知识产权的保护。大力推进文化创意人才的引育与培训,鼓励上海、南京、杭州、苏州等城市打造品牌性平台载体与活动(博览会等),策划建设引领潮流的消费街区,聚焦工业设计、传媒影视、动漫游戏等细分领域培育一批服务于区域的龙头企业。 

(陈雯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长三角一体化决策咨询专家,吴加伟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袁丰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副研究员)

举报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政策产业共振,低空经济元年已至

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发展低空经济成为打造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低空经济是指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主,以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多场景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在政策产业共振下,低空经济概念持续火热,2024年或将成为低空经济发展元年。

21小时前

郑州银行发布2023年业绩:稳健经营 持续深化高质量发展

13小时前

商务部:将有11个RCEP成员国参展第四届消博会

下一步,商务部将继续指导海南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性开放,打造消博会等重要平台,深化先进制造业、消费精品、医疗医药、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合作,实现与RCEP其他成员国之间更多互惠互利,推动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

03-27 16:20

外交部:中国将继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为全球发展增添新活力、注入新动能

中国的清洁能源技术就是一个鲜活的例证,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进能源革命,把清洁能源作为能源发展的主导方向,在推动国内清洁能源发展的同时,也为世界贡献中国技术、中国产品和中国方案,为全球的清洁能源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03-27 16:18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会见经合组织秘书长科尔曼

王文涛表示,中国正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03-27 10:49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