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转贷款”到金融科技,再到农村金融、产业金融等领域,政策性银行与互联网银行的合作不断迎来新的突破。
9月16日,记者获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与网商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现有转贷款、小微直贷等业务合作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和领域,围绕农村金融、产业金融、联合风控、金融科技等领域深化合作,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据悉,这也是政策性银行与互联网银行第一次达成全面的战略合作。
业内认为,政策性银行在资金成本、线下网点等方面优势明显,互联网银行积累了大数据风控、线上运营等经验。双方合作关系升温,对疫情期间支持小微企业恢复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今年3月,银保监会首席检查官杨丽平公开表示,鼓励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加强与主要依靠互联网运营的民营银行的业务合作,为小微企业精准滴灌,提高复工复产小微企业的贷款可获得性。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改善,不仅因为银行服务理念转变,更关键的是银行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大幅提升小微金融服务能力和风险控制水平。”8月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鼓励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加强与互联网银行合作,让政策性银行为互联网银行提供更多转贷款资金,惠及更多小微企业。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行长钱文挥表示,农发行将按照“优势互补、多方共赢、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原则与网商银行开展多方位合作,借助网商银行的互联网优势和先进的金融科技,发挥政策性银行资金优势和机构优势,进一步提升涉农产业金融服务能力,加大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
“希望借助农发行的强力支持,共同服务更多产业供应链及农村的小微企业,并探索服务个人经营者、农户等长尾客群。”网商银行行长金晓龙称,农村金融、供应链金融也是网商银行未来5年努力的方向,双方联合,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满足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降低客户的融资成本。
修订后《办法》在对小微企业可申请创业担保贷款和财政贴息支持的具体条件中做了调整;还提高了最高贷款额度,并进一步降低贷款利率上限。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增加河北、北京、黑龙江、吉林、福建、重庆6省(市)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50亿元,支持这些受灾严重地区抗灾救灾及灾后重建金融服务工作。
税务总局从强化政策落实、便利税费办理、改进诉求响应、深化跨境服务、优化执法方式新出台28条举措,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此次主要是对小微个体户现有主要税费政策延续四年,并通过给予免增值税、印花税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给小微个体户贷款,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自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对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2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个人所得税。个体工商户在享受现行其他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可叠加享受本条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