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周的第一财经·中国经济论坛呈现的是“‘2020沪上金融家'颁奖仪式暨圆桌会议”的精彩内容。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党委书记 行长“2020沪上金融家”获奖者陈其昌、上海期货交易所党委副书记 总经理 “2020沪上金融家”获奖者王凤海、上海票据交易所党委书记 董事长 “2020沪上金融家”获奖者宋汉光、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 副董事长 “2020沪上金融家”获奖者张晓蕾、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 总裁 “2020沪上金融行业领军人物”获奖者陈勇和第一财经主持人黄伟共同探讨“金融助力‘双循环’ 切实服务‘六稳’‘六保’”。
“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下,金融业如何助力“六稳”“六保”?
中外金融机构如何发挥各自优势携手,做好国内国际市场大循环?
期货市场是如何帮助企业抗击疫情冲击的?
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技术创新如何赋能要素市场?
如何提升中国商品期货价格的国际影响力?
借助科技手段,票据类金融产品的瓶颈将实现哪些突破?
未来5-10年,银行的业务将发生怎样的颠覆?
金融科技的发展给保险业带来什么改变?
创新和科技,对金融开放政策的有效落地会起到什么作用?
如何进一步提升中国金融人才的国际竞争力?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哪些举措会使中国金融业再上新台阶?
本期嘉宾主要观点:
陈其昌
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党委书记 行长 “2020沪上金融家”获奖者
1.上海农行助力“六稳”“六保”的举措:
-围绕着降低准入和融资成本以及加快审批效率等方面出台政策,解决企业后顾之忧
-创新金融服务、加大主动投放力度,实现中小微企业贷款增幅超70%
-加大纾困力度,对困难企业、个体工商户和个人进行无还本续贷及贷款展期
-切实降费让利中小微企业,预计全年让利近9.5亿元
2.数字化转型的措施:
-与多方合作建立开放银行的金融新生态
-主动求变,与政府部门大数据中心合作推出新产品、新服务
-联手高校,为创新储能
3.线上再造一个银行已成为农行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
4.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要有更加开放的心态,从政策、法律环境、人才建设等各方面对标国际
王凤海
上海期货交易所党委副书记 总经理“2020沪上金融家”获奖者
1.疫情期间,上海期货市场帮助境内外企业很好地管理了风险,成交量和外资开户大幅增加
2.通过开放扩大“双循环”,提升中国商品期货价格影响力
3.新技术给金融要素市场的业务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也使市场运行更为规范
4.开放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应该通过开放提升价格影响力
5.借助原油期货,我国涉油企业在油价下跌通道中不仅完成了国家储备任务,还实现了盈利
宋汉光
上海票据交易所党委书记 董事长“2020沪上金融家”获奖者
1.供应链票据平台的创新可使企业在“内循环”中降低融资成本
2.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票据流程开发已经完成,等待快速推开
3.技术创新突破了传统票据不可拆分的瓶颈,使票据基本单位可拆分为1分钱
4.大数据分析使得票据市场更安全、更具效率
5.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法律人才和金融人才、科技人才同等重要
6.上海票交所有望在今年进博会前推出统一开放的跨境贸易融资转让平台
7.政策的落地需要产品创新和科技的支撑
张晓蕾
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 副董事长“2020沪上金融家”获奖者
1.通过提供小额、高频、价廉的换汇服务,助力了小微跨境电商企业拓展业务
2.借助金融科技更广地实现金融普惠
3.“双循环”格局下,外资行可利用跨境服务优势帮助企业缓冲经济周期下行产生的困难
4.科技使然,未来5-10年将有50%的银行业务是全新的
5.未来传统银行将全方位和科技结合而变得更轻盈、更敏捷、更开放,实现与客户的共赢
6.人才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最重要的要素
7.全球金融中心对产品创新的要求很高,传统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可联合进行产品创新
8.保证跨境流动的通道建设可使中国金融业再上新台阶
陈勇
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 总裁 “2020沪上金融行业领军人物”获奖者
1.数字化、线上化和智能化让数据打通,有效支持了保险业务的发展
2.金融开放将有助于保险业向国际保险业更好的学习
制作人:
傅 娆
制片编导:
吴 磊
许姗姗
周宝平
在单边主义抬头的国际经贸大环境下,链博会以开放共融的姿态,搭建起了连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友谊之桥。
傅聪说,儿童是武装冲突中最无辜、最脆弱的群体。此时此刻,加沙儿童仍在战火和饥饿中煎熬,海地儿童在暴力横行下深陷绝境。国际社会要切实采取措施,共同为儿童健康安全成长营造有利环境。
当下,世界超过100万物种面临灭绝,关键生态系统承受着巨大压力,投资自然的紧迫性前所未有。6月25日,在2025年新领军者年会第十六届夏季达沃斯盛会上,第一财经· 中国经济论坛第14度携手世界经济论坛举办电视专场论坛,以“自然受益型经济:10万亿美元的商业机遇”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的政策制定者、学术研究者、金融和企业届的资深专业嘉宾,齐聚一堂,共同寻找如何通过经济模式和金融手段的创新,有效形成驱动力,来激发出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潜力。
“1+6”是一场从“审核逻辑”到“服务逻辑”的深层转变:过去更依赖“一刀切”的财务指标,现在更注重“分阶段、分领域”的精准支持;过去更强调“风险防控”,现在更注重“风险共担”——通过专业机构、老股东等“知根知底”的投资者参与,将市场风险分散到更具风险识别能力的主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