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商业资讯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吴家沟生态酿酒区重阳投产 郎酒高品质发展完成关键一步

第一财经 2020-10-26 21:17:02

作者:栾立    责编:戚德志

新增产能的加持,让郎酒有了更硬的底气。

2020年10月25日重阳佳节,国内第二大酱酒企业四川郎酒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宣布,从2012年开始投建,历时8年建成的吴家沟生态酿酒区已于当日正式投产,后者将为郎酒增加6万吨制曲能力和2万吨优质酱酒产能。

在业界看来,吴家沟生态酿酒区的投用,相当于再造了一个酱香郎酒,一方面有效提升了郎酒的优质基酒储备,为郎酒高端化战略积攒了充足的弹药;更重要的是,在当下酱酒热的推动下,酱酒产能不断扩大,但酱酒的核心产区——赤水河流域的生态承载力正在抵达天花板,郎酒这一战略布局无疑在酱酒行业长期发展机遇中抢得先机。

重阳日吴家沟正式投粮

吴家沟生态酿酒区虽然并不被人熟知,但却是郎酒从2012年开始重点打造核心产区之一,从地理位置上看,整个吴家沟生态酿酒区坐落在赤水河南岸的酱酒黄金产区之中。

早在2009年,郎酒就完成了两河口和吴家沟基地的规划,两河口基地率先建设完工投产,吴家沟基地则从2012年奠基投建。

据介绍,吴家沟生态酿酒区之所以历时8年才建成,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有关,当地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悬崖峭壁犬牙交错,施工难度极大。但之所以选择在吴家沟建厂,也是郎酒敬畏自然,崇尚科学的表现,建成后的吴家沟生态酿酒区与自然共生共存,如果从上空鸟瞰,新厂房绵延10里,在悬崖峭壁间依山就势,形似一个巨型聚宝盆,点缀郎酒庄园之中。

按照规划,吴家沟生态酿酒区计划投资50亿元,占地1200亩,拥有3栋制曲车间,新增制曲年产能6万吨,42栋酿造车间星罗棋布,一期工程就可以增加万吨优质酱酒产能,而全部达产之后,将为郎酒新增2万吨优质酱酒产能,其也是中国最大的单一酱酒生产基地。

在投粮仪式当天,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800多位宾客,其中包括四川省政府、泸州市和古蔺县三级政府相关单位的领导,还有中国酒业协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协会、北京工商大学、四川轻化工大学,江南大学等行业专家学者等济济一堂,共同见证这一盛事。

在仪式上,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表示,近两年郎酒的价值回归,品质至上,生态酿造,天地仁和,越来越引起产业的关注,而此次吴家沟生态酿酒区重阳投产,也表现出郎酒人对天酿美酒的敬畏。

郎酒品质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在当天的发言中也指出,吴家沟生态酿酒区依托绝佳自然环境,富有深厚文化底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而扩大产能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必然要求,是满足对优质酱酒需求的重要途径。

在当天的启用仪式上,郎酒集团董事长汪俊林用“1、2、6、8、10、200、∞”这组特殊的数字与符号,讲述了吴家沟的发展历程——10里黄金河谷,8年艰辛打造,6万吨制曲能力,2万吨酱酒产能,新增产值200亿元,再造一个百亿酱香郎酒,带来无限发展可能。

谈到深处,汪俊林也感慨颇多,他表示从2012年到2020年,投资30多亿,8年的艰辛、8年青春、8年的心血都倾注在吴家沟,如今终于建成。作为郎酒庄园实力酿酒担当,吴家沟不仅是郎酒百年历史上的关键节点,更是茅台镇至二郎镇49公里酱酒黄金河谷中的璀璨明珠。

吴家沟对郎酒战略意义深远

在业内看来,汪俊林的大手笔投入是有的放矢,吴家沟生态酿酒区的投产对于郎酒发展意义深远,首先就在于优质基酒产能的大幅提升,而这对于目前郎酒所坚持的高端化战略无疑将形成极大的支撑。

在白酒生产中,尤其酱酒的生产,存在操作工艺复杂、生产周期、储藏周期都相较更长的情况,众所周知,优质的酱酒需要经过多年的陈放才能达到最佳的饮用状态,因此酱酒的产能一直受到很大的限制。

郎酒的生产销售也同样要遵守这一规律,目前郎酒的酱酒产能为3万吨/年,而吴家沟生态酿酒区完全达产后,将把郎酒的年产能扩充到5万吨。

据测算,吴家沟新增的2万吨优质酱酒产能,若以红花郎估算,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20亿元,税收30亿至40亿元;以青花郎估算,可实现销售收入360亿元,税收100亿至150亿元;以红运郎估算,可实现销售收入超过500亿元。

而新增产能的加持,也让郎酒有了更硬的底气,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更加游刃有余。

此前汪俊林为郎酒制定了稳中求进的发展战略,即“一慢两快”、品质至上和长期主义。在这一战略的指引下,郎酒一方面加快产能,为未来市场储备老酒资源;另一方面,严控酱酒销量,充分保障酱香产品的高品质和稀缺性;快慢之间,不断巩固由品质推动的郎酒高端化进程。新战略中,很重要的一条即是将酱酒的总储量从13万吨提升至30万吨,吴家沟基地的投用,也是其中的关键一环。

近年来,郎酒借助高端化高品质发展,不断实现价值回归,从2017年到2019年,郎酒实现收入51.2亿元、74.8亿元和83.5亿元,连续快速增长,净利润也从3亿元增长至24.4亿元。其中变化最大的即为产品结构,2017年,郎酒高端产品的销售额为7.4亿元,约占总销售额的14.5%,而到2019年,高端产品的销售额则增长至约32亿元,约占38.5%。

在业内看来,这一增长背后并不是简单的价格提升,而是品质驱动下的高质量增长,郎酒的优异品质得到了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在第十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上,四川郎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付饶曾一语道破,在近几年白酒行业的发展中,尤其是头部企业,都在回归生产、回归消费者,而品质上追求极致,正是郎酒价值回归的核心。

产能竞争郎酒拔得先机

与此同时,在外界看来,郎酒的本轮高速发展也是抓住了白酒行业的新一轮风口。近年来,国内白酒行业正在迎来了新一轮香型变革,酱香酒正在成为市场的新热点。

从产销数据上就可以看出,2019年,我国酱酒产能约为55万千升,占白酒总产量的7%左右,但却完成了行业21.3%的营业收入,实现了行业42.7%的利润总额,成为中国酿酒业行业最具竞争力的板块。

其中,赤水河流域作为高端酱酒的核心产区,在这一轮酱酒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从业绩来看,2019年,以茅台、郎酒、习酒为代表的赤水河流域的酱酒企业合计营收超过1260亿元,占全国酱酒销售的92%,而且目前市场上也越来越认识到,产区对优质白酒生产的重要作用。

在酱酒热的驱动下,国内多家酱酒企业纷纷启动技改扩能,但与此同时,赤水河流域的生态承载力正逐步抵达天花板。

汪俊林曾多次表示,由于建厂土地等自然资源非常有限,赤水河流域的酱酒产量将长期局限在20万吨/年,加上酱酒对储存年限有要求,谁的老酒多、产能大、基酒存放时间长,谁就能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取得先机和优势。

近日,茅台集团宣布2020年茅台酒基酒产量约5.02万吨,2021年产能目标5.53万吨。吴家沟生态酿酒区的启用,显然让已坐拥5万吨酱酒产能的郎酒,进一步坐实中国两大酱香白酒之一。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