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部门目前正在抓紧编制“十四五”美丽中国建设相关行动计划,以推动绿色生产、绿色消费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庄国泰今天(5日)上午透露,生态环境部正会同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等部门研究编制“十四五”时期“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五年行动计划,将任务和要求分解到各个部门的“十四五”规划之中,做好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
在生态环境部今天上午召开的“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题实践活动总结会上,庄国泰表示,主题实践活动根本目的是组织引导全社会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事务,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通过生活方式绿色革命,倒逼生产方式绿色转型。
3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庄国泰表示,目前,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的严峻形势未根本转变,“虽然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但是成效并不稳固。需要引导全社会正确认识生态环境保护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坚定建设美丽中国的决心和信心”。
“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过程。”庄国泰说,一方面,一些沿袭已久不绿色、不环保的生活方式有其惯性;另一方面,一些新出现的生活方式在为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一定压力。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有关项目组此前表示,综合考虑推进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后绿色复苏的形势,中国政府应将绿色消费和生活方式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通过“十四五”规划全面推动相关实践。
近年来,最终消费持续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项目组称,分析表明,如果实施绿色消费,对经济增长和就业都有长期的正效应,特别是涉及衣食住行方面的绿色消费,会成为这些行业较快增长的新动能。其中,食品制造、电动汽车、批发零售绿色化对相应行业的绿色发展带动效果最为显著。
研究发现,目前,衣、食、住、行(及通信)、用(生活用品及服务)占居民消费的76%。项目组的模型分析表明,这一结构在未来15年内不会有明显变化。项目组还特别表示,应重视发挥女性和青年人在推动绿色生活方式中的特殊作用。
庄国泰表示,“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将围绕人们的衣食住行游等方面,组织开展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实践活动,引导公众形成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的行动自觉。同时主动曝光阻碍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问题,及时通报负面典型案例,形成监督合力。
我国中心城市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绿色出行比例超过70%的城市数量、城市公交领域新能源汽车占比等“十四五”规划指标已超额完成。
当前,城市公共交通行业正在经历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面对严峻的公交传统实业经营形势,如何快速走出困境是全国公交行业的当务之急。
全国已建纯农林生物质并网发电、热电联产项目可产生的年减排量约为2400万吨二氧化碳,到2030年减排量可增加至约5000万吨二氧化碳。
让“无废”理念深入人心,推动“无废城市”建设深度融入顶级体育赛事。
有五种情形之一的,属于重大损失,将开展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