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有广大的市场、广阔的投资空间,6亿农村常住居民消费上来了,可以成为‘后疫情’时代经济恢复增长的强大推进器。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农业农村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表示。
11月11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0年会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以“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与国际合作”为主题,韩长赋发表了主题演讲。
他说,过去农村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金、要素支撑,现在要把农业农村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优先任务,强化以工补农、以城代乡,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改变农村要素单向流出的格局,形成工农互促、城乡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期间,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韩长赋表示,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规划《建议》单列专章部署安排,强调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基于解决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差距,让农业农村跟上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步伐的战略考量。这是基于构建新的发展格局,盘活农业农村内需潜力,用好农村这个广阔回旋空间的战略考量。这也是基于防风险、守底线、保安全,守好“三农”战略后院,有效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的战略考量。
具体而言,“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要做好三件大事:第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第二,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第三,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不断推进农村现代化。
“办好这三件大事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关键还要破解好农村金融、人才、土地三大瓶颈”,韩长赋表示,针对乡村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城乡乡村振兴人才缺乏,二三产用地指标不足等问题,中国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切实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吸引培育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盘活用好农村资源要素,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激发农业农村发展内在活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湖北近年来涌现出潜江龙虾、随州香菇、洪湖藕带、武当山茶等多个区域公用品牌。这些优质农产品如何走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
完善农村权力运行监督机制,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身边延伸,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保障。
到2027年,农业强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稳产保供能力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4万亿斤,重要农产品保持合理自给水平。
机构指出,短中期来看,贸易加征关税或导致农产品进口减少,尤其是自美进口较多的大豆、玉米等品种,从而推动相关农产品价格上涨。
2024年全国累计生产粗钢10.05亿吨,同比下降1.7%,粗钢表观消费量8.92亿吨,同比下降5.4%。整体看,钢铁消费降幅明显大于产量降幅,市场供强需弱的态势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