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友圈带起千亿储能产业,长沙如何穿越“锂周期”|“20年•20城”一线调研

众多锚定“储能之都”的城市中,长沙尤为亮眼。2022年,长沙先进储能材料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拥有链上企业150家。

09-11 19:46

锂价走低,锂矿却抢手:新一轮周期下锂电产业格局分化

“这轮周期给我的一个教训是,家里没有矿是不行的。”某锂电正极材料前驱体龙头企业高管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没有原材料,就没有订单,市场份额很容易被其他厂商抢走。

09-04 21:39

成本疏导不畅、原料产能受限,熔盐光热这些问题待解

尽管市场形势良好,但多位行业资深人士仍对第一财经记者表达了担忧。一是光热发电的上网电价传导机制尚未形成,多能互补项目的打捆方式存在弊端。二是现有的熔盐原料产能不能满足项目规划需求,亟须协同厂商和审批部门扩大产能规模。

08-30 22:56

深度︱交通减碳攻坚难:重卡掉队,绿电不足,经济账怎么算

传统的货运模式下,一辆车的成本消耗主要来自三方面:油耗、过路费、人力。在后两者的开支难以压缩的情况下,油耗成为企业精打细算的对象。如果想让货车主动实现电动替代,同样要从油耗出发计算油电差价。

08-20 21:09

爱士惟CTO吴生闻:预计全球光伏安装量将达300~350GW

截至去年年底,目前全球光伏安装量是1.2TW左右,到2050年会达到18TW。

08-15 18:14

戴彦德:“碳中和”是当前经济转型要抓的“纲”

抓碳中和,可以促进经济由粗放性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08-15 18:14

北京红十字会两则社会捐赠引网友质疑,相关公司:传闻系误解

该公司人士称:网上也有人拼接截图,认为是红十字会向我们付费采购雨衣雨鞋等,这完全是误解,与我们无关。”

08-08 18:42

涿州退水后生活将重启,蓄滞洪区疑问待解

近年来蓄滞洪区的发展问题面临两难,建设滞后、投资乏力、区内经济水平较低等问题,多次被公开提及。

08-07 22:32

逾百处房屋倒塌、震感传至京津冀,山东德州地震影响几何?

在地震震中50公里范围以内,历史上没有发生过5级以上地震。

08-06 18:55

北京遭遇140年来最大降雨,桥梁因何坍塌,财产损失如何补偿?

第一财经从参与国家防总救援的一名专家处获悉,桥梁坍塌与桥抗洪水稳定性关系不大。(初步判断)此次坍塌为永定河分洪所致,换言之,桥梁设计时的过水面积难以达到百年一遇防洪标准,另外当天上游防洪泄洪信息存在信息不对等。

08-02 14:41

以先进产能驱动“弯道超车”,无锡光伏产业大扩张|“20年•20城”一线调研

目前无锡的光伏企业中,尚缺类似通威、隆基、协鑫这样的龙头企业,单个企业的带动性和影响力还不够。

07-13 21:53

童车之都的童话与现实:转型升级,难在何处?

做品牌还是做生产,要竞争还是合作,平乡的童车生产企业急觅出路,答案或许并不唯一

数实融合产业观
06-28 23:20

一级市场拥挤、二级市场遇冷,新能源赛道的下一个爆点在哪里

在一级市场上,新能源赛道上的“明星创业企业”大量出现,对应的募资席位“一票难求”从去年延续至今。这场平等的双向选择,经常出现的场景却是投资人“排着队拿着号码牌”,等待创业者的比较和筛选。

06-05 21:47

1日起多地执行输配电价新规:变了啥,谁受益?

本轮省级电网输配电价有升有降。

06-01 22:34

任泽平高调叫卖“头发营养液”,专业医师和律师们的说法可能有点“败兴”

产品究竟是否具备宣称的功效及相应资质?

06-01 09:28

石化巨头“大象转身”,在这两大领域加速布局

充电桩这个被众多石化巨头争抢的“香饽饽”,目前的盈利状况算不上可观。

05-29 21:55

储能行业的繁荣与内卷:企业寻找突围“解药”

储能行业的前景固然是好的,但是未来的产业版图里企业如何分一杯羹,还需依靠自身的理解和行动去争取。

05-28 22:14

靠买碳汇实现碳中和?企业疑似“漂绿”引争议

“我计算过,按照中国的大型企业和跨国企业对外公布的实现碳中和的体量,他们对碳汇的需求远远超过中国碳汇的实际拥有量。”一位生态环境部下属事业单位的研究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称。

05-22 22:07

抽水蓄能首次明确容量电价,南网储能:减少收入预算超4亿

释放了清晰的电价信号,有利于形成稳定的行业预期。

05-15 21:33

“零碳海岛”养黄鱼办民宿,打破能源桎梏游客井喷

台州市大陈岛,借助两项全国乃至世界领先的创新工程,变身零碳海岛。

05-10 22:23
  • 马晨晨

    政经部驻北京记者。关注能源、法治、宏观经济等。欢迎交流:machenchen@yic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