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调升237个基点,报6.6048,上一交易日中间价6.6285。
近期,人民币汇率受外围市场不确定因素影响,兑美元中间价升贬交替。
兴业研究宏观团队认为,从当前资产表现来看,美元指数未来半年内有进一步破位走低的空间,国内“紧货币+宽信用”环境尚未改变,人民币相对利差均衡,外资持续流入,人民币中期升值趋势尚未结束,此轮幅度预计超过2017年-2018年第一季度上一轮升值周期。
海关总署此前公布数据显示,10月份,按美元计价,我国外贸进出口4159.2亿美元,增长8.4%。其中,出口2371.8亿美元,增长11.4%;进口1787.4亿美元,增长4.7%;贸易顺差584.4亿美元,增加38.1%。
浦银国际宏观分析师林琰指出,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大,带动人民币升值。自今年6月开始,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从7.13的水平持续向下,10月已达到6.63左右,这与贸易顺差持续扩大的走势相一致的。对此,中国央行10月决定降低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至0,这项决定旨在降低空头成本,从而有降低人民币升值速度的作用。
林琰称,综合考虑进出口贸易前景和政策因素的影响,预计人民币升值趋势仍不会改变,但升值速度将有所回落。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表示,后续人民币汇率仍有升值空间,继续调高今年末至明年汇率波动中枢至6.5,波动区间为6.3-6.7。超预期升值可能来自实体部门集中结汇、美元超预期下行;超预期贬值可能来自地缘政治因素超预期,但这些情形出现并引发汇率大幅超调的概率并不大。
截至发稿前,港元兑美元汇率仍录7.8499,接近7.85的弱方极值。
若美元对人民币继续跌至7.1~7.15区间,出口商可能会将更多美元存款换回人民币。
机构依然预期美元将走软,部分投行已将未来12个月的美元/人民币预测调整至7以下。
前所未有的全球资金再分配带来重大机遇。
可借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之机,进一步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而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完善,将为扩大资本账户开放提供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