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房地产泡沫威胁金融安全 郭树清为防风险开“药方”

第一财经 2020-11-19 17:22:53 听新闻

作者:杜川    责编:于舰

要看到,在资金面宽松的背景下,企业、居民、政府都可能增加债务。

11月19日,“央行研究”栏目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署名文章《坚定不移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原文曾刊载于《求是》2020年第16期。

文章指出,百年不遇的特大疫情直接造成2020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深度下跌,尽管二季度恢复正增长,但是近中期发展仍然面临许多不确定性因素。世界银行6月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将收缩5.2%。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供需两端、国内外两个市场同时承压,金融体系势必遇到很大困难。

郭树清谈到,为应对疫情所采取的一系列宏观对冲政策十分必要,执行中如遇新的异常情况还可能进一步加大力度。但也不能不看到,在资金面宽松背景下,企业、居民、政府都可能增加债务。利率下行一致性预期强化后,有可能助长杠杆交易和投机行为,催生新一轮资产泡沫。一些地方的房地产价格开始反弹,金融资源有可能再次向高风险领域集中。信用较差的借款人可能借延期还款等优惠政策恶意逃废债务,结构复杂的高风险影子银行也容易卷土重来。

房地产泡沫威胁金融安全

房地产泡沫是威胁金融安全的最大“灰犀牛”。

郭树清在文章中指出,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根据“房住不炒”和“一城一策”精神,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严防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2019年与2016年相比,房地产贷款增速下降12个百分点,新增房地产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重下降10个百分点,既满足房地产行业平稳发展的正常需要,又避免因资金过度集中出现更大风险。

为应对疫情,今年以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宏观对冲政策,在推动经济复苏的同时,宏观调控政策带来的负面效应也开始显现,金融风险再度抬头,防风险压力有所加大。例如,疫情发生后,各界普遍预期房地产市场将遭遇寒冬,但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却逆势上扬。

“一些地方的房地产价格开始反弹,金融资源有可能再次向高风险领域集中。”郭树清提到。

据统计,一、二、三线城市百城住宅价格指数环比增速由2020年2月份的0.01%、-0.38%、-0.24%上升至7月份的0.33%、0.52%和0.37%。

对此,中国银行研究院资深经济学家周景彤表示,在实体经济遭遇寒冬的情况下,房地产市场的火爆反映出当前存在资金“脱实向虚”问题,资金过度向房地产集中不仅将对金融稳定和经济复苏带来潜在影响,而且还会进一步压缩实体经济发展空间。

影子银行风险“燃点低”、“烈度大”

影子银行体系的过度膨胀是美国次贷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的重要教训之一。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影子银行风险不容忽视。

我国影子银行风险隐患一度非常严重。影子银行层层嵌套,风险隐蔽,与房地产泡沫、地方隐性债务、非法互联网融资等紧密交织。2017年开始集中整治不规范的同业、理财和表外业务,2018年资管新规落地实施,经过几年努力,初步呈现根本性好转势头。

11月6日,银保监会首席律师刘福寿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银保监会很重视对影子银行的监管,从2017年起,集中整治不规范的同业、理财、表外业务,目前影子银行规模较历史峰值已经压降了约20万亿元,国际组织和专业机构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中国降低影子银行的风险,从根本上维护了金融体系的稳定。

但仍需注意的是,影子银行风险“燃点低”、“烈度大”,如有风吹草动,就可能形成“燎原之势”,贻害无穷。在资金面宽松背景下,企业、居民、政府都可能增加债务。利率下行一致性预期强化后,有可能助长杠杆交易和投机行为,催生新一轮资产泡沫,结构复杂的高风险影子银行也容易卷土重来。

郭树清表示,影子银行生存的土壤尚未完全铲除,稍一放松监管,极可能全面回潮,导致前功尽弃。要保持战略定力,对高风险业务保持高压态势。突出简单、透明原则,规范交叉金融产品,做到公募产品与私募产品边界清晰,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风险隔离,委托业务与自营业务分账经营,储蓄产品和投资产品泾渭分明。努力实现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信贷市场与货币市场职责清晰、分工有序。同时,持续整治互联网金融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金融活动。

郭树清强调,金融系统要努力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如期实现。具体而言,全力推动国民经济恢复正常循环、加快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尽最大可能提早处置不良资产、防止高风险影子银行反弹回潮、及时处置不同类型机构风险、稳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切实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和保护以及进一步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