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谈判赋予国产创新药后发先至的政策窗口,国产创新药以量换价实现份额提升
对于同靶点药物,首个上市的药品(FIC)通常可占据70%的市场份额,次上市的药品可占据20%的市场份额,剩余同靶点药物在红海中抢夺10%的市场份额。这一规律严重制约了国产药品的市场空间,由于国内制药企业研发能力落后于跨国巨头,采用Fast Follow的研发模式,药品上市存在滞后性,最终造成市场空间备受掣肘。近年来,在医保谈判、带量采购等宏观政策的积极引导下,国产创新药出现了后发先至的宝贵窗口,通过降价实现以量换价。国产创新药应牢牢把握医保谈判带来的机遇,以合理的降价入围医保,提升市场份额,实现进口替代。
医保准入的提速刺激企业创新、医保准入和市场反应形成正反馈效应
2020年8月17日,国家医保局发布《2020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医保准入时限由2019年12月31日调整至2020年8月17日,一批2020年新上市的国产药品得以纳入本轮医保谈判。随着医保准入的提速,未来企业创新、医保准入和市场反应三元联动的正反馈效应将更加明显,即“企业创新——医保加速准入——药品快速放量(市场反应)——企业利润提升——企业深化创新”。
医保谈判以量换价倒逼制药企业持续优化研发管线,提升研发强度
医保谈判创新药准入数量越多,与医保支付体系矛盾越大。为了破解这一矛盾,近年来医保谈判降幅持续放大,尤其是对于创新水平低、竞争格局差的药物降幅更加明显,传统低水平、高重复、慢速度的创新模式已与时代脱轨。未来,随着医保谈判的成熟,药品价格空间将进一步趋薄,创新药企业唯有持续优化研发管线,提升研发强度,方可在大浪淘沙中,尽显英雄本色。
2020年医保谈判药品目录预计于12月中上旬出炉
2019年医保谈判集中于11月11日至13日,但截至2020年11月25日,2020年医保谈判尚未启动。参考去年医保目录于11月29日发布,预计2020年医保谈判药品目录将于12月中上旬出炉。
投资策略与重点关注个股
随着医保谈判的常态化及医保准入的及时化,医药行业“腾笼换鸟”加剧,创新药放量速度进一步提升,研发实力强劲、研发管线丰富、研发品种稀缺的制药企业盈利空间更为广阔,建议重点关注创新药领域,相关个股包括恒瑞医药、长春高新、中国生物制药等。同时,建议关注与创新药关系密切的CXO领域,相关个股包括药明康德、泰格医药、康龙化成、昭衍新药等。
(作者为粤开证券研究院高级策略分析师、行业比较及资产配置组负责人)
2025年,中国品牌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将达到67%。
特朗普7日在自己创立的“真实社交”网站上陆续发布了他写给14国领导人的信函。根据这些信的内容,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突尼斯、哈萨克斯坦将被征收25%的关税,南非和波黑将被征收30%的关税,印度尼西亚将被征收32%的关税,塞尔维亚和孟加拉国将被征收35%的关税,泰国和柬埔寨将被征收36%的关税,老挝和缅甸则面临高达40%的关税。
主张任何协议都必须包括从7月9日起降低目前美国对大部分欧盟出口商品征收的10%基准关税,同时要求降低较高的行业关税。
目前尚未达成任何协议、安排或对话以启动新的谈判,伊朗也尚未制定任何启动谈判的计划。
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表示,俄罗斯与美国就外交领域敏感问题的谈判暂停,其部分原因是美国方面对谈判地点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