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的苹果、隰县的香梨,贫困地区的果树如何变成百姓的“摇钱树”?中国证券业协会带领全行业进行精准扶贫。
2020年10月,第一财经联合中国证券业协会深入甘肃省静宁县、山西省隰县,一起走访调研证券行业的扶贫成果。
甘肃省静宁县地处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它的周边就是“苦甲天下”的西海固地区。年降水量只有300多毫米,每年蒸发量在1400多毫米,没有灌溉,全是靠天吃饭。这里不通火车,过去曾经以家为单位外出乞讨。县政府从八十年代开始发展苹果产业,但二十多年来,始终无法摆脱“果贱伤农”的死循环。2012年,银河证券与静宁县开始结对帮扶。为解决“果贱伤农”的问题,银河证券为静宁县引入期货交割库、创新“期货+保险”扶贫模式,不但为苹果价格安上了“稳定器”,还取得了苹果价格的定价权,形成“全国苹果看静宁”的优势地位。
图:苹果“保险+期货”运行流程图
解决价格问题的同时,银河证券在销售端发力,利用电商平台进行品牌建设,打通全国销售渠道。迅速让静宁苹果在消费者当中有了良好的消费基础,直接带动了果农的增收致富。把静宁的苹果树发展成为今天的“脱贫树”、“摇钱树”、“致富树”。
图:甘肃省静宁县苹果
自2012年结对帮扶以来,银河证券投入静宁县帮扶资金14218万元,累计培训基层干部和技术人员15000多名,有效带动全县13543户贫困户、62300人脱贫。全县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78%以下,2020年3月静宁县脱贫“摘帽”。
山西省隰县地处晋西吕梁山南麓,是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区。长期以来,由于土地零散贫瘠,产业没有优势,农民增收困难,穷帽难摘,成为脱贫攻坚中最难啃的“硬骨头”。早在中国证券业协会发起“一司一县”、“一县一企”精准扶贫倡议之前,协会就已经在山西省隰县开展了三年的帮扶行动,引入公益组织“善品公社”,推广“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从玉露香梨的生产端进行标准化的生产,从而提高玉露香梨的品质,打造玉露香梨“优果优价”,今年地头价卖到6元/斤,百姓收入大幅提高。
图:山西省隰县“玉露香梨”
隰县百姓80%的收入来自梨果产业,多年来,自然灾害一直影响着果业收成。2020年,中国证券业协会引入170多万元在隰县建设500多亩的防灾减灾设施。从防花期霜冻的霜冻机,到防冰雹的火箭炮,全周期抗灾,有效减少了自然灾害对梨果产业造成的损失。
在梨果产业之外,中国证券业协会引入重金发展光伏扶贫项目,东方证券、安信证券等49家证券公司捐赠5282.5万元,在隰县建了45座村级光伏电站,每年可直接惠及贫困人口5782人。7年来,中国证券业协会累计投入、引进帮扶资金9000多万元,在隰县开展了教育扶贫、特困帮扶、光伏扶贫、消费扶贫等20多个帮扶项目。全县贫困发生率降至0.15%,2019年4月隰县实现脱贫“摘帽”。
图:隰县光伏扶贫项目
自2016年以来,各证券公司用于脱贫攻坚等社会责任的公益性支出累计达17.98亿元;设立或参与设立的公益基金66个,规模6.08亿元,贫困地区产业基金47个,规模201.42亿元;在贫困地区派驻挂职干部176人,设立金融扶贫工作站55个;采购贫困地区特色产品金额2.53亿元,推广销售贫困地区特色产品2亿元;开展资本市场教育培训1200多场,培训人员12万多人。在证券公司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证券行业结对帮扶的294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中国证券业协会带领全行业在金融扶贫、产业扶贫、智力扶贫、公益扶贫等领域多措并举,形成强大合力,为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性胜利贡献了力量。
图:各证券公司每年用于脱贫攻坚等社会责任的公益性支出数据
《看得见的力量》“金融+产业”扶贫系列第二集《证券行业助力扶贫结下“丰收果”》,一起见证证券行业扶贫的力量。
编导:王建爱
制片人:赵新艳
机构指出,“汇金系”券商的股权调整有望推动证券行业新一轮并购,可关注证券行业同一实控人下行政化并购与市场化并购主线。
历史经验与大国发展规律昭示我们:可持续且有韧性的经济增长,必须建立在坚实的内需基础、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以及有利于生产力持续释放的高质量制度体系之上。 面对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复杂局面,中国的战略选择已日益清晰——必须以消费升级为核心工具,以科技创新和精准有效投资为关键支撑,以深层次的制度创新为根本保障,三位一体协同发力,共同构建以内需为主体、创新为动力的经济发展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