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据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意见的通知。
意见提出,到2025年,快递包装领域全面建立与绿色理念相适应的法律、标准和政策体系,形成贯穿快递包装生产、使用、回收、处置全链条的治理长效机制;电商快件基本实现不再二次包装,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规模达1000万个,包装减量和绿色循环的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快递包装基本实现绿色转型。
意见要求,抓紧制定快递包装材料无害化相关强制性国家标准,提高标准约束力。建立健全可循环快递包装、产品与快递一体化包装、合格包装采购管理、绿色包装认证等重点领域标准。研究制定可降解材料与包装产品标识标准,进一步完善可降解快递包装标准,加快实施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和可降解包装产品标识制度。开辟绿色通道,提高标准制修订效率。
政策文件密集出台
实际上,从年初开始,此类文件就密集出台:
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明确提出将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积极推广替代产品。
7月,九部门发布《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落实属地管理责任。
8月,河北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方案》,到2020年底,石家庄市、承德市等地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同月,江苏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意见》,明确到2022年,全省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量明显减少,替代产品得到推广。
9月,广东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意见》开始实施,明确到2020年底,广州、深圳等地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11月,北京市就“限塑十条”公开征求意见,提出到2022年,北京塑料污染治理政策标准体系初步建立。
11月底,商务部发布《商务领域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回收报告办法(试行)》,鼓励环保替代产品供应商依据本办法规定报告可降解塑料原料、可降解塑料制品以及其他环保替代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情况。
12月,海南省正式全面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饮具等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
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机遇
天风证券指出,政策+标准+落地措施三管齐下,看好国家禁塑限塑目标如期达成,可降解塑料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机遇。建议关注PLA行业标的金丹科技,PBAT行业标的金发科技、瑞丰高材、彤程新材。
国信证券研报表示,根据测算,一次性餐具、一次性塑料袋、农用地膜和包装用塑料薄膜四大重点应用领域合计约有1017万吨的潜在需求空间。全球生物降解塑料渗透率普遍在3%以下,中国的渗透率仅0.62%。同时,国内产业具备产能优势,当前处于扩张周期。
配置上,天风证券研报称,随技术发展,未来原材料利用水平提高,有望推动可降解塑料PBAT成本下降。
(1)建议关注技术基础雄厚,未来有望通过技术迭代实现原材料利用水平和产业自动化水平提高的公司金发科技、彤程新材;
(2)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具备原材料价格优势的恒力石化、华峰氨纶;
(3)下游市场开拓水平高,未来产能利用率较高的公司金发科技、彤程新材。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扎实开展国家碳达峰第二批试点,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
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标体系通过“五力”驱动模型,评估各地区绿色转型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尽管政策与行动已经明确,但绿色转型并非一蹴而就。当前,中国在绿色转型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
今年我国将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持续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