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下称PPP)项目在我国的规模已突破4.9万亿,各地的PPP信息公开状况如何?
今天(18日)上午,《2019中国PPP市场透明度报告》(下称《报告》)由上海财经大学PPP中心课题组对外发布。这是课题组受亚洲开发银行委托,连续第三年对中国PPP市场的信息公开现状进行评估。
《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PPP市场透明度总指数为76.19分,略高于2018年的75.25分;其中,处于准备、采购和执行阶段的样本(项目)数量分别为6322个、1398个、1678个。
如何理解这一指数的评分水平?《报告》调研及撰写牵头人、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方芳告诉记者,“PPP项目信息透明度,包括了该项目信息公示是否完整、信息与要求公开的内容是否相关等。”
方芳解读,“2019年,进入执行阶段的PPP项目数量从54%同比上升到67%,采购阶段的信息公开内容由此增多;而随着不合格的PPP项目逐渐被清退,信息透明度的整体情况就往前进了一步。”
而从全国各省份的透明度指数来看,排在第一梯队的五个省份是甘肃、河北、吉林、山东、云南,其透明度指数在80分以上;排名靠后的省份依次是天津、北京、海南、上海、西藏,得分在68.28~52.22间不等。
PPP项目透明度工作进步最大的省份是江苏(77.69)、广东省(77.20),两省在全国的排名较上一年均上升了17位,在2019年榜单中分列第9位、第12位。
(图为全国各省份PPP市场透明度指数得分)
怎样看待各省份在PPP透明度指数上的差异?方芳认为,“城市的财政收支缺口越大,它的透明指数也就越大;这主要是由于这些城市非常需要发展当地经济,迫切需要投入更多的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其PPP的透明度指数就越高。”
“另外,经济增长越慢的地区,PPP透明度指数也会越高。这是由于信息透明度不高的话,PPP项目无法顺利进入到下一环节,政府层面专项债的合作也会影响。”方芳补充。
如何提升PPP项目的信息透明度?方芳建议,“一方面,要增加PPP项目信息公开的时效性考核;另一方面,还要加强PPP项目重点信息公开的监督检查力度,并进一步明确PPP信息公开的责任主体和分工。”
以旧换新类商品对全省限额以上消费品市场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
虽然铁路基建投资在铁路固定投资中的占比逐渐下降,但更新改造和机车车辆购置占比逐渐提高,尤其是在推动“两重”“两新”政策实施的背景下,铁路投资仍将可以保持比较高的增速。
四川甘孜州雅江县发生3.2级地震
从产业布局发展看,四川构建了“上游核心器件—中游系统集成—下游场景应用”全产业链生态。
四川宜宾市珙县发生3.1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