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AI+医学”落地难?专家:技术待进步,社会包容度也是挑战

第一财经 2020-12-21 18:57:30

作者:吴斯旻    责编:秦新安

在基础医疗和急症救治领域的应用前景可期

当前,在不少医疗研发领域都能捕捉到AI(人工智能)的身影,那么,为什么在医疗应用场景中,AI技术仍属“稀罕物”?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张文生21日在南京召开的“医疗人工智能交叉论坛”学术报告会上表示,目前医疗人工智能发展面临五重挑战,分别来源于政策与监管、技术与人才、数据库建立、商业模式与运营、法律与伦理。

“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从技术开发来看,智能平台的元数据,在数量、质量和代表性等方面,仍有欠缺,且数据的‘学习’、‘进化’能力尚有不足;从技术应用来看,AI技术或会让本来错综复杂的医患关系更加复杂化。”张文生说。

苏州市医疗健康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负责人、研究员戴亚康在上述报告会上表示,医疗人工智能“新蓝海”的开拓,离不开需求牵引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精准医疗”的落地离不开“精准研发”。

根据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10月发布的《2020人工智能医疗产业发展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AI医学影像辅助医疗诊断”是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场景,率先落地、率先应用、率先实现商业化。

在中国工程院18日发布的《全球工程前沿2020》中,“基于AI的临床诊断决策系统”位列医药卫生领域“工程开发前沿”的TOP10。

张文生指出,由于疾病种类不胜枚举,观测症状不可穷尽,涉及多发病症的分诊技术尚待完善,疾病和典型症状存在强关联性, “精准”的医疗诊断仅通过医生问诊难以实现,而将“大数据融入智能医生”,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

多名专家在会上表示,“信息化+大数据+人工智能”是智能信息化辅助诊疗的发展方向,但如何打破数据壁垒,实现技术研发企业和医院,以及医院间的数据共享,进而提高诊疗精准度,仍待探索。

上述《蓝皮书》还指出,在手术机器人、药物研发、精准医疗等领域,人工智能技术虽实现了部分落地,但因成本或技术原因,尚未实现规模化普及,未来增长空间较大。

第一财经记者从上海胸科医院心外科心衰与房颤亚专科主任郑悦处了解到,人工智能虽然在病理诊断、内科治疗上有较大的实用价值,但在外科领域,它取代人力尚待关键性突破。“即使是所谓的‘机器人手术’,也是由外科医生操作机械臂进行手术,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机器人’操刀。”郑悦说。

人工智能的应用还有利于解决当前急危重症救治的难题。

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李维勤在会上分析称,当前,对于基础医疗资源匮乏或缺少实时监控的医疗场景而言,通过人工智能建立快速反应系统,有利于解决救治不及时而延误病情的问题。

他认为,医疗人工智能技术总体门槛高,但在基础医疗和急症救治领域,应用门槛相对低些。通过打造“智能医生”、“智能医院”将助推医疗普惠,有助于解决城乡医疗资源分割、可及性差的现实问题。

张文生预测,今后,技术与医疗融合将更深入,医疗人工智能在医疗机构的应用将进一步普及,并从三级医院逐渐下沉,提升各级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和服务能力。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