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创历史新高,比特币暴涨,现在轮到了大宗商品。
凛冬已至,欧美疫情愈发严重。疫情严重,生产受阻,物流不畅,气温太低,很多工程建设进程也会减缓。按照常理,这时候应该是原材料需求较为疲软的时候,如铁矿石,钢铁,价格都应该处于低迷期。资本市场的魔力就是往往与一般人的想法相反。大宗商品在2020年冬天凛冽的寒风中开始疯狂上涨。
最疯狂的要属铁矿石。
12月21日,铁矿石再次暴涨9.86%,国内铁矿石主力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价达到1144.5元/吨,今年铁矿石的最低点是511元,价格翻了一倍有余,并创下8年多新高。
表现同样激进的还有远期合约,铁矿石期货2105合约近期曾创造999元/吨的价格高位,较年内低点的569.5元/吨,涨幅超75%。不仅期货上涨,现货铁矿石今年以来价格也大幅上涨。今年迄今铁矿石价格已经上涨了60%。受涨价影响,我国前10个月进口铁矿石均价已经同比上涨3.8%。
早在12月初,大商所就已经提示铁矿石上涨风险。
12月4日,大商所针对铁矿石发布《市场风险提示函》,称“近期铁矿石市场价格波动较大,请各会员单位切实加强投资者教育和风险防范工作,提醒客户理性合规参与期货交易。我所将持续强化日常监管,严肃查处各类违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但现在看来,效果几乎没有,铁矿石不仅没有降温,还有加速上涨趋势。12月21日,跟随热卷期货暴涨,螺纹钢期货主力合约午盘报涨停,报4460元/吨,创逾九年新高。现货钢价方面,螺纹钢涨幅100-340,热卷涨幅200-550,中板涨幅150-450。市场反馈,商家边卖边涨,挺价意愿强烈,控量出货,下游观望情绪较浓,按需采购。
各个厂商惜售现象严重,沙钢上调200,多家钢厂500、600,中天涨200!河钢涨500!西宁特钢涨600……
与此同时,煤超疯也卷土重来。
现货市场上,5月以来,煤价持续波动上涨。Wind显示,动力煤方面,截至到目前,秦皇岛港5500大卡山西动力煤市场价报涨破650元/吨,创下近两年新高。炼焦煤方面,自9月中旬以来,山西、河北、河南等主产地焦煤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上涨。近期更有指数编制商直呼价格波动大,暂停了部分现货价格指数发布。
据中国煤炭资源网,由于近期煤炭市场价格异常波动,为避免市场参与者对价格走势形成误判,从12月3日起开始暂停发布CCI5500、CCI5000、CCI4500现货日指数。
飙涨背后的真相
大宗商品在大疫之年为何会飙涨?
1、供需关系失衡
供需决定价格,这是最基本的常识。很多人说,疫情影响,需求少了,价格不应该跌吗?并非如此。供需关系,既有需,也有供。新冠疫苗没有广泛注射的时候,隔离是最好的手段,很多矿山,农场的工人都去隔离了,因此疫情对于大宗商品供给端影响巨大,缺乏人手,无力维护,大宗商品的供给严重受限。
为了稳定经济,基建项目还是要大力推进,各个国家都是如此。就如在疫情期间,人同样要吃饭一样,需求并没有受到多大影响,相反,供应链会产生很大问题,价格反而还会上涨,大宗商品也是同样道理。
同时,物流在疫情期间也会变得不通畅,运输成本也会水涨船高,这也影响了大宗商品的价格。
2、超发货币推高商品价格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特殊年份,大宗商品飙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全球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零利率甚至负利率,各国央行大量印刷钞票。譬如美国,2020年还没完,就印刷了全球五分之一的美元。
随着疫情的不断蔓延,各国为了刺激经济,必然会继续放水,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货币泛滥,特别是美元泛滥,无疑会推高资产价格,助长资产泡沫,大宗商品就是货币泛滥的受益者。
3,通胀预期升温
货币泛滥的另一个结果就是通胀预期升温。
我们国家在减持美国国债后,就进口了大量的铜,这就是在为全球通胀做准备。光是2020年前11个月:中国进口了10.73亿吨铁矿石,同比增加10.9%,中国进口了5.04亿吨原油,同比增加9.5%,中国进口了9280万吨,加上12月在运的大豆,全年中国要进口1亿吨大豆,同比增加17%,中国进口天然气9043万吨,同比增加3.9%
中国进口铜617万吨,同比增加38.7%,铜的进口增幅远远超过了其它品类。我们现在持有的美国国债,已经接近8年的低点。
过去十几个月里面中国抛售美债甚至有加快迹象,新冠疫情之前的十个月里面,九个月都在抛售美债。
抛售美债,买实物商品,这是非常简单的逻辑。
通缩时候会导致物价下跌,大家更倾向于持币,因为购买力会更强。通胀的时候大家会更倾向于持有实物商品,因为通胀会减弱纸币的购买力,物价也会上涨。
4、大宗商品各自走强的自身原因
铁矿石上涨,一方面是需求上升,但供应却跟不上。中国铁矿石过分依赖进口,特别是澳大利亚。
2019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量达到10.69亿吨,其中6.65亿吨来自澳大利亚,2.29亿吨来自巴西。前者占比62%,后者占比21%。
最近,澳大利亚小动作不断,他们明知道中国对澳大利亚的铁矿石依赖度比较高,中国离不开澳大利亚的铁矿石,所以澳方才会通过铁矿石提价来弥补其他产品不能进入中国市场所带来的损失。铁矿石上涨,对钢价会产生强烈的联动效应,最近钢价也疯狂上涨,这也是螺纹钢创下9年新高的原因。
至于煤炭上涨原因,依然与澳大利亚有关。
因为与澳大利亚的紧张关系,中国实际上禁止从澳大利亚进口煤炭。澳大利亚是全球最大的炼焦煤出口国,也是全球第二大发电用动力煤出口国。这是煤炭价格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
国内煤炭供应紧张也导致煤价疯狂上涨。基于“三西”地区煤炭产量已占全国煤炭总产量70%以上这一数据背景,相较于今年1—8月份煤炭产量0.1%的同比降幅而言。晋陕蒙地区下半年来煤炭产量供应的严重不足叠加进口煤的收紧,才是近期产地煤价大幅、过快上涨的根本诱因。
资金的炒作成为煤价近期上涨的推手。
一直有传言今年是20年来最冷冬天,市场资金利用这一消息进行疯狂炒作,推升煤价,无论是现货还是期货。至于国际铜价上涨为何上涨,一方面就是基于通胀预期,各国都是购买实物资产,其中,铜是最重要的大宗商品大类。
再一个原因就库存,铜的库存创下近几年的低位。虽然库存变化并不会直接导致商品价格的涨跌,但是低库存却也是加剧上涨趋势的重要推手。在买方哄抢的时刻如果卖方没货,只会让买方抢得更加疯狂。
大宗商品上涨也许才刚刚开始
2021年,大宗商品还会上涨吗?
1970年以来,当大宗商品价格相对于标普500指数的比例偏低,大宗商品接下来都会出现爆发性上涨。
高盛最近向高净值投资客户发送一份报告,表明大宗商品将迎来近15年来最佳投资机会。
“新债王”冈拉克更是直言大宗商品将暴涨400%。
不过,隐患是每次大宗商品暴涨之后都发生了经济危机,最近的一次2007年,大宗商品演绎最后的疯狂,2008年就发生了次贷危机。
当然,也有持谨慎态度的。
瑞银认为,虽然全球经济在2021年会逐步向好,并推升基本金属价格,但其价格上涨空间相对有限。在市场需求层面,投资者不能期望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在现有基础上对全球需求提振作出更大贡献。影响市场走势的关键是美欧,美欧当前的疫情防控形势意味着年底前基本金属市场可能出现需求回调。
展望2021年,美欧关键产业投资和基本金属需求指标现在还没有大幅改善的迹象。欧洲经济可能在今年第四季度进一步萎缩,这将造成2021年初基本金属需求不振。值得关注的是,基本金属需求上升的动力不足还将叠加供给产能激增的冲击。对于镍矿、锌矿、铝矿而言,未来供应大幅上涨的风险不容忽视。
来源 :首席财经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