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7日表示,将从8月1日起分别对来自日本、韩国等14个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25%至40%不等的关税。
彭博经济研究经济学家温格(Eliza Winger)发给第一财经记者的研究显示,此前关税不确定性导致消费者持谨慎态度,实际传导到消费价格的影响有限。
全球经济咨询公司BCA研究首席全球策略师贝瑞钦(Peter Berezin)对此的解释是:库存。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美国零售商库存约剩一个月,若关税持续,未来几个月通胀可能上升。”
一位美线航运行业资深人士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从实地看,目前美国零售商都有库存,投放市场的商品主要是加关税之前的库存,但未来如果关税上涨持续,“关税传递到售价上只是时间问题,虽然特朗普政府不让零售商加价,但最后都是老百姓买单,因为生产/销售方不会自己吸收成本。”
他说,譬如美国人穿的球鞋,三分之一左右是越南生产的,“美国消费者很快会感受到(关税影响)”。
美国消费支出在上半年显著放缓
4⽉份部分特朗普关税加征暂缓后,美股市场反弹提振了市场情绪。
彭博经济研究的研究报告显示,美国家庭财富增加,尤其是⾼收⼊群体财富的增加,继续给需求带来⽀撑,⽽⾮必需服务类别价格下跌和⼯资增⻓坚挺有助于维系餐饮等消费类别。不过,作为美国经济主要动⼒的消费者支出在上半年显著放缓,引发了对美国经济增⻓前景的担忧。
具体而言,美国⼀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修正值显⽰需求明显降温,消费支出终值从初值1.8%下调⾄0.5%。
温格表示,5⽉份实际消费⽀出下降0.3%,前值为增⻓0.1%,导致第⼆季度经济活动⾛弱。根据现有两个⽉的数据,第⼆季度消费⽀出仅增⻓1.5%。上半年平均增⻓率为1.0%,远低于2024年全年3.1%的平均增⻓⽔平。
温格表示,美国⼆季度GDP有望反弹,但主要是贸易逆差缩⼩带来的机械性反弹。同时,特朗普政府可能需要延⻓原定7⽉9⽇到期的对等关税暂缓期,为谈判争取更多时间。但这也会延⻓投资和招聘决策所⾯临的不确定性。
温格解释道,消费疲软在⼀定程度上反映了在企业因关税⽽加价后,消费者减少了开⽀。5⽉,对中国进⼝依赖度较⾼的商品类别出现关税向价格传导迹象。价格持续上涨将给推动经济增⻓的主要引擎“家庭消费”带来压⼒。
“尽管⽬前尚⽆⼟崩⽡解的迹象,但我们预计消费者⽀出仍将保持低迷。其他不利因素,如劳动⼒需求放缓和利率⾼企,加⼤了消费放缓的⻛险。”温格还表示,⼀些企业可能仍在消化库存,但总体投资意愿依然低迷。而由于企业为应对关税⽽⼤量囤积库存,未来的库存⽔平将取决于需求。
同时,他称:“根据亚特兰⼤联储的最新研究,企业销售低于正常⽔平,甚⾄低于2018年特朗普⾸次贸易战时期。这意味着,如果企业希望将所有因关税增加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就需要牺牲需求——我们认为企业不太可能作出这样的选择。”
“成本主要由美国方面承担”
彭博经济研究的报告称,消费引领下的经济放缓是美国增⻓前景⾯临的最⼤⻛险因素。
“正如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所强调的那样,当关税实施后,其成本最终要有⼈来承担。我们认为,这些成本主要由美国⽅⾯承担:企业通过压缩利润率,消费者通过购买涨价商品。”温格表示。
贝瑞钦则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由于进口商普遍采取观望态度,担心临时性关税取消后难以挽回流失的客户,因此尚未将关税成本完全转嫁给终端消费者。
他称,数据显示,当前美国进口商主要通过压缩自身利润率来消化这部分成本。不过,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掉期市场的最新预期显示,未来12个月的通胀率可能从5月的2.4%攀升至3.1%,这将直接挤压居民实际收入和消费能力。
前述美线航运行业资深人士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以鞋帽为例,这类产品十几年前就开始在东南亚生产,原因是寻找更低的生产成本,这也导致美国物价在几十年没怎么变,直到这次关税战,事态会开始发生变化。他分析道,以越南为例,目前20%的关税,如果买卖双方想覆盖成本的话,应该可以做到,“但在实际操作中,企业一定会利用关税增加进行加价。”
温格认为,下半年美国消费⽀出可能继续保持疲软。“但我们预计不会⼀落千丈。⾯临关税变化的企业、尤其是药品和⼯业产品企业,已经提前抢购商品,这有助于缓冲价格上涨。其他公司(主要是玩具、服装和家具公司)没有将订单提前,预计会将价格上涨转嫁给消费者,但消费者不会逆来顺受,应该会限制这种影响。”他说。(记者高雅对本文亦有贡献)
目前,美国对欧盟钢铝产品征收50%关税,对汽车领域征收25%关税,对几乎所有其他商品征收10%“基准关税”。
欧盟官员预计,美欧谈判会继续拖延,因为“美方尚未明确最终诉求”。
特斯拉在欧洲销量连续五个月下滑。
这些商品具体包括组合式冰箱、冷冻柜;小型和大型干衣机;洗衣机;洗碗机;卧式和立式冷冻柜;烹饪炉、灶具和烤箱;食物垃圾处理器和焊接金属架等。
美联储上调通胀预期,今年仍有望降息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