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大连商品交易所(下称“大商所”)正式引入境外交易者参与棕榈油期货交易。在当天的业务启动活动上,大连市副市长靳国卫,中国植物油行业协会副会长陈刚,大商所党委书记、理事长冉华先后致辞,靳国卫与冉华共同为引入境外交易者参与棕榈油期货交易鸣锣开市。
靳国卫在致辞中指出,在中国证监会的大力支持下,大商所成功引入境外交易者参与棕榈油期货交易,对于进一步推动境外生产与境内加工、消费有效链接,更好地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快推进大连区域性金融中心和“两先区”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表示,大连市委、市政府将继续全力以赴支持大商所强化龙头地位和带动作用,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国家战略的根本宗旨,稳步推进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希望大商所再接再厉,开拓创新,加快建设期货与现货结合、境内与境外连通的多元化、开放型国际一流衍生品交易所,在全球大宗商品贸易体系中给出更多“大连价格”,提供更多“大连方案”,为大连加快推进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链接作出更大贡献。
陈刚在视频致辞中表示,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和行业变迁,油脂油料逐渐成为我国开放度最高、竞争最激烈、境内外市场联动性最强的产业之一,产业界对期货市场对外开放需求日益强烈。棕榈油期货成为我国首个对外开放的油脂油料品种,是产业风险管理需求和期货市场供给动态均衡的新成果。棕榈油期货以“国际交易、本土交割”实现对外开放,完全符合产业特点,是期货市场扎根产业、服务实体的新举措。棕榈油期货对外开放之后,生产、贸易、加工、消费等全球产业链各环节主体,均可在我国期货市场管理价格风险,是我国与全球经济开放共享的新体现。希望大商所继续发挥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功能,助力保障国家粮油安全,并助力全球贸易体系出现更多中国价格、中国声音和中国标准。
冉华在致辞中指出,继2018年铁矿石期货作为首个已上市品种率先向境外投资者开放以来,大商所脚踏实地,大胆探索,持续推进市场国际化建设步伐。作为全球第二大棕榈油进口国,中国在棕榈油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地位举足轻重,国内外棕榈油产业一直呼吁我国开放棕榈油期货市场。
他表示,在期货市场国际化的探索上,大商所将扎实细致地做好相关落地实施工作,不断提升市场运行质量和效率,为全球产业企业提供公开透明的价格发现平台,为全球商品贸易提供有序规范的风险管理渠道,在面向世界、扩大开放的道路上不断开拓进取,创新突破。
他强调,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面对开放合作的历史潮流,大商所将紧紧围绕建设“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坚持服务面向实体经济,创新紧跟国际步伐,加快建设期货现货结合、场内场外协同、境内境外连通的国际一流衍生品交易所,为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当日启动活动采用“现场+云直播”方式进行。中国证监会期货部副主任严绍明宣读了《关于同意将棕榈油期货确定为境内特定品种的批复》,大商所总经理席志勇主持了活动。当日在广州参加“第15届国际油脂油料大会”的嘉宾通过视频观摩了此次启动活动。
今日起,境外交易者将能够参与大连商品交易所棕榈油期货交易,这也标志着棕榈油国际化的正式开启。
2020年,中国资本市场在而立之年迎来了全面注册制改革,这将推动其在2021年告别内卷、增量重现,也正基于此,明年或将浮现以下十大演变趋势。可预见,2021年,中小板以及主板也将迎来全面注册制改革,届时中国资本将进入全面注册制时代,将向美股、港股等全球相对成熟的资本市场,更近一步的靠拢。在注册制时代,企业直接融资比重也将大幅提升,未来将会有更多优秀的企业在中国资本市场实现融资发展。
中科凤麟官网为何突然删除吴宜灿的资料?这与中科院核所近期90余名科研人员离职是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