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产经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雨润破产重整:创始人回归未能救起,意向重整方初现

第一财经 2021-01-30 13:52:36 听新闻

作者:栾立 ▪ 乐琰    责编:乐琰

有消息称,雨润集团重整已有进展,北京普拓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普拓投资”)已提出重组方案,但在业内看来,普拓投资能否肩负重任仍待观察。
乐言商业丨雨润破产重整 意向方案或初现

2019年1月22日,雨润集团创始人祝义财结束了漫长的监视居住回归公司,但在2年后,雨润集团依然未能逃脱破产重整的命运。日前,有消息称,雨润集团重整已有进展,北京普拓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普拓投资”)已提出重组方案,但在业内看来,普拓投资能否肩负重任仍待观察。

雨润自救未遂

2020年10月底,雨润集团旗下的两家上市公司*ST中商(600280.SH)和雨润食品(01068.HK)分别发布公告,称雨润控股面临流动性问题,为了妥善解决债务、保护债权人利益,已向南京中院申请重整,而这也被认为是祝义财回归后,雨润自救失败。

在2011年之前,雨润集团一度达到巅峰,从雨润食品的业绩即可见一斑,WIND数据显示,2011年雨润食品的营业总收入为323.6亿港元,但此后雨润食品的业绩即一路下滑,到2018年,雨润食品的营业总收入只有127.5亿港元,而净利润从2015年开始就一直亏损。

“我们一般通过经销商和雨润合作,但是雨润的销售量在整体市场中占比不大,因为其竞争对手双汇非常强劲,所以说雨润的业绩表现不是太良好。”一位连锁超市管理人员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

根据雨润官网显示:“食品是雨润的主导产业之一,‘食品工业是道德工业’这是雨润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祝义财先生在创业之初就提出的核心经营理念。”然而,2015年,祝义财被检察机关监视居住,导致雨润的融资环境进一步恶化,2016年3月,南京雨润食品公司2015年度第一期短融资券违约,也揭开了雨润的资金困局的序幕。

2019年初,祝义财正式回归后,外界曾认为创始人的回归,有望成为雨润的主心骨,而祝义财回归后,也推动了一系列调整,包括对公司管理层的调整,雨润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执行董事在内的多位“老臣”退出,祝义财之女祝媛则被推上前台;并在公司内推动反腐等措施。

从雨润食品的业绩上看,2019年雨润食品的收入为153.2亿港元,同比增长了2成,净利润亏损39.4亿港元,较同比减亏17.2%,这也是近5年来的最大增幅。但到2019年年报,雨润食品已经资不抵债;有报道称,雨润集团的整体债务规模逾700亿元。

根据天眼查信息显示,雨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开庭公告有62个、法律诉讼215个、限制消费令8个、失信信息5个、司法协助188个、立案信息63个……这些都是雨润的风险信息。

不得已,*ST中商都开始卖资产还债,2021年1月6日,ST中商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将向江苏宿迁一家国有企业出售百货大楼的商铺和部分楼层,用以偿还债务,金额约3.05亿元。

在庞大的债务压顶,祝义财努力的实际作用并不大。

谁来接盘

在2017年底上一轮资金危机时,雨润集团曾被传将被苏民投接手,但未能实现。

目前雨润集团已经进入破产重整,在2020年10月底发布公告之后,一直没有公布新的进展。

有消息称,普拓投资近日正式提交了作为雨润集团重整投资人的申请函,并提出了“产业资本+金融资本”的重组方案,并指普拓投资与雨润集团早在2016年就有来往。

对此,第一财经记者1月29日晚致电多位雨润管理层人士,但手机多数无人接听或被按掉。

在此前雨润资金危机中,普拓投资并未被公开提及。

根据官网内容显示,普拓于2008年成立,旗下基金管理公司是首批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备案的以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业务为主的专业投资管理机构,为企业提供投融资支持,提供改制重组、兼并收购及上市筹划等投资银行服务。自成立以来,普拓专注于国有企业混改的战略方向,普拓牵头主导了中航工业、中国华电等大型央企所属企业的混合改制和大型民企的投资合作,投资持/控股企业资产规模达数千亿元。

但在投资过往业绩中,普拓公司已完成和执行中的央企和地方大型国企混改投资包括:根据向中国华电集团旗下子公司的投资计划,首期已完成对华电新疆发电有限公司3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投入;已完成中航国际20亿元人民币股权投资基金项目及二期增资;已完成与中航国际合作的15亿元人民币高铁座椅领军企业并购项目等。但并未提及普拓投资是否有运作数百亿规模破产重整的先例。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从现有的公开信息看,普拓透露了“产业+金融”的重组方案方向,但并未透露更多细节;另一方面,目前国家有关部门一直在要求央企退出非主业投资,假如要引入央企参与一家肉制品企业破产重整,则需要进一步思考背后的商业逻辑。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