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今年政府报告谈金融:未提降准降息,大行普惠贷款增长30%

第一财经 2021-03-05 12:16:56 听新闻

作者:杜川    责编:于舰

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

恢复设定经济增长目标,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精准调控;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长30%……在今天上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了一系列关于金融领域的重磅信息。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下一阶段总体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国内的一些刺激政策,将在今年逐步退出。例如,政府工作报告说,考虑到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经济逐步恢复,今年赤字率拟按3.2%左右安排,比去年有所下调,不再发行抗疫特别国债。

促进经济由政策刺激到自发恢复动能的转换,在此情境下,金融服务如何展开?一起来看亮点。

看点一:GDP增长目标设定为6%以上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经济增速是综合性指标,今年预期目标设定为6%以上。

这意味着,在2020年取消全年经济增速的具体目标后,2021年GDP增长目标恢复。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分析称,依据今年GDP目标和通胀预测目标,今年广义货币供应M2同比增速应该9%-10%附近。

对于6%以上的增长目标,报告解释称,这是考虑了经济运行恢复情况,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推进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增速、就业、物价等预期目标,体现了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要求,与今后目标平稳衔接,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事实上,已召开的地方两会公布的增长目标也大多集中在“超过6%-7%”。

“这个目标是6%以上,是一个范围,并不是一个固定数值。”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对第一财经表示,今年的经济增速目标是比较容易实现的。设定这一目标并不是要去搞强刺激,或是追求一个过高的目标。设定这一目标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给市场信心。

周茂华对第一财经表示,设定6%的GDP目标,反映决策层对全球经济复苏较市场预期谨慎理性。设定GDP为6.0%的目标,而不是更高,一方面是我们没有采取短期强刺激政策;另一方面,主要是与十四五“中高速”或潜在增速相衔接,释放国内经济不单单追求经济高增长,更需要注重经济发展质量,继续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通过改革释放经济活力与潜能。

看点二:宏观政策加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精准调控

疫情影响下,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综合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随着经济的逐渐恢复,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货币政策表述发生了变化。政府工作报告称,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处理好恢复经济与防范风险的关系。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明明认为,从今年来看,降准降息这些政策肯定是没有必要,2020年是应对疫情的特殊年份,因此降准降息次数较多。2021年整个宏观经济已回归正常化,总量政策(降准、降息)在今年出现的概率不大,符合市场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精准调控。宏观政策要继续为市场主体纾困,保持必要支持力度,不急转弯,根据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完善,进一步巩固经济基本盘。

明明称,这突出了货币货币政策要直达实体经济支持实体经济的方向,包括信用贷款、贷户、支持科创企业等等,货币政策更加精准,在总量保持中性稳定的背景下,需要用更多的创新性、结构性政策去支持一些经济薄弱环节,比如三农、小微、科创企业等。

周茂华认为,今年全球疫情仍是影响全球经济复苏成色的关键变量,目前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国内经济处于恢复阶段,需要一定货币政策给予支持;但在全球流动性泛滥、金融市场波动剧烈情况下,国内货币政策总量保持适度,更倚重结构性政策精准支持,让资金资源流向最需要、最困难和最优效率的领域。

看点三: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长30%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进一步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延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加大再贷款再贴现支持普惠金融力度。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长3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与去年的“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40%”相比,今年内容发生了改变,即: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长30%以上。

作为民营经济的重要构成,小微企业对中国经济的意义不言而喻。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底,5家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03万亿元,同比增长54.8%,超额完成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制定的40%增速目标任务。

此外,政府工作报告近一步指出,延长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政策,完善贷款风险分担补偿机制。加快信用信息共享步伐。完善金融机构考核、评价和尽职免责制度。引导银行扩大信用贷款、持续增加首贷户,推广随借随还贷款,使资金更多流向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更多流向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受疫情持续影响行业企业给予定向支持。

看点四:强化金融控股公司和金融科技监管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强化金融控股公司和金融科技监管,确保金融创新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进行。完善金融风险处置工作机制,压实各方责任,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金融机构要坚守服务实体经济的本分。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广东省分局局长白鹤祥在两会期间提出建议,制定金融控股公司法具有现实紧迫性。

白鹤祥认为,制定金融控股公司法应关注三个重点问题:一是明确金控公司监管机制,二是着力解决《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与其他法规冲突及监管外延不完整问题,三是完善金控公司监管的立法体系。

对此,他建议,金融控股公司法的立法目标是确保金控行业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立法规范对象应包括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投资控股形成的金融集团,立法内容应涵盖金控公司资本、并表管理、关联交易、公司治理、信息披露、退出机制等重点监管内容。

看点五:多渠道补充中小银行资本

为了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在加大信贷投放的背景下,中小银行面临着愈来愈大的资本金压力。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四季度末,我国城商行和农商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99%和12.37%。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继续多渠道补充中小银行资本、强化公司治理,推进政策性银行分类分账改革,提升保险保障和服务功能。

去年以来,金融监管部门稳步推进中小银行深化改革和化解风险,数据显示,已推动发行2000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补充中小银行资本。

3月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推动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后,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针对有关中小银行公司治理的问题在回答第一财经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小银行公司治理监管)我们这几年一直都在推进。郭树清称,要进行评估,同时还要对股东进行穿透式监控、监管、识别,对一些履职不太好,甚至从银行违规套取资金的,要进行严厉的惩处。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