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第一财经获悉,按照此前监管要求对2020年6月份以来发放的消费类贷款、经营性贷款以及个人住房贷款进行全面自查,截至目前,上海地区135家商业银行已经完成个人住房信贷管理专项自查工作。
据了解,银行自查发现的主要问题包括四大方面:一是贷款资金用途违规,部分个人消费贷、经营贷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二是在房屋主体结构未封顶前发放个人住房贷款,个别贷款未能严格落实住宅封顶政策或商用房竣工验备要求;三是首付款来源核实不审慎,少量首付款资金来源为非自有资金;四是贷款资料收集不完整,部分贷款贷后环节存在资金用途证明材料不足或印证力不强等情况。
目前,相关银行已针对自查发现的问题制定了整改方案。如对违规贷款进行收回或制定清收计划,对各项检查发现的信贷资金问题建台账、列清单,明确整改措施、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同时,在信贷管理系统内设置用途风险提示,建立风险预警监控管理平台;加强客户准入管理,建立客户风险量化得分体系;加强整改成果运用,就发现的典型问题在银行内部进行通报、案例警示与剖析,将自查整改贯穿到日常经营管理中。
上海银保监局表示,将持续跟进本次自查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监督辖内银行进一步完善内控制度,强化对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监测、分析和评估。同时,上海银保监局正在着手结合自查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后续将对检查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依法采取监管措施,促进上海地区商业银行住房金融业务稳健运行和上海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通过补充项目资本金的杠杆效应,将对信贷投放和社融增长产生持续拉动作用。
  传统银行的数字化、AI化是必然的趋势。
  美国地区银行Zions Bancorporation披露,其加州分部两笔商业与工业贷款预计在第三季度造成约5000万美元损失,其中一笔涉及欺诈行为,消息引发市场对银行信贷质量的担忧。
  M1增速上行也带动M1-M2剪刀差继续收窄为-1.2%,反映出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个人投资消费需求回暖等积极信号。
  消费领域的创新发展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