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一财号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从国际比较视角看碳达峰对中国经济的启示

2021-03-22 18:17:43

作者:蔡浩    责编:张健

本报告基于国际比较视角,以德国、英国、美国、日本和巴西这五个国家为国际案例研究对象,从经济增速、人均GDP、人口增长、城市化、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等多维度,逐一深度剖析每个国家碳达峰前后经济社会特征和变化,尝试探究和总结一些有启示、可借鉴的经验和规律,以预判碳达峰对中国经济发展下一个十年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变化。在对比研究国际案例后,得出以下几个结论:一是多数经济体在碳达峰后经济增速会趋于回落;二是碳达峰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率普遍超70%;三是第二、第三产业结构变动较为明显,往往是工业占比明显下降而服务业占比有明显提高。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碳排放的“30、60”目标,即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已成为全国各地十四五规划的关键词,从政府到企业,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的低碳行动已按下加速键。国际发展历程表明,一国实现碳达峰与该国的经济增长、产业调整、能源消费等息息相关。本报告基于国际比较视角,以德国、英国、美国、日本和巴西这五个国家为国际案例研究对象,从经济增速、人均GDP、人口增长、城市化、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等多维度,逐一深度剖析每个国家碳达峰前后经济社会特征和变化,尝试探究和总结一些有启示、可借鉴的经验和规律,以预判碳达峰对中国经济发展下一个十年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变化。

在对比研究国际案例后,得出以下几个结论:一是多数经济体在碳达峰后经济增速会趋于回落;二是碳达峰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率普遍超70%;三是第二、第三产业结构变动较为明显,往往是工业占比明显下降而服务业占比有明显提高。四是人口普遍在1%以下低位增长。人口增长是碳排放量增长的主要原因,一国实现碳达峰的时间点基本是处于本国人口增长率低速增长阶段,普遍低于1%。五是低碳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是方向。一国碳达峰时往往伴随着煤炭、石油等高排放能源消费量到达峰值,尤其是煤炭,而可再生能源消费呈现明显的增长态势。

与案例国家相比,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离实现碳达峰尚有一定差距。低城市化率,高工业增加值占比、高原煤消费占比、人口基数庞大等因素使得中国还有较长一段时间内处于碳排放量爬坡的过程中。

从碳排放量来看,无论是碳排放总量、单位GDP碳排放还是人均碳排放量,中国依旧处于上升阶段,碳减排压力较大。从经济发展来看,虽然不少经济体在碳达峰后增速中枢出现放缓,但放缓的程度有限,而且部分国家增速不降反升。我国只要不断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即使在2030年碳达峰后,经济增长也未必会出现明显回落。

从人口增长率来看,尽管中国人口增长率近些年一直呈下降趋势,但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过高的人口是碳排放量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

从城市化率来看,当前中国城市化率远低于发达国家80%以上的水平。按照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的目标要求,预计2030年我国城市化率目标在70%左右。从产业结构来看,当前中国工业增加值占比仍较高,明显超过各国在碳达峰年份的工业占比,工业部门的碳排放比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约10个百分点。

从能源结构来看,高排放的煤炭仍是中国第一大消费能源,且年消费量未见下降趋势,无疑将成为碳达峰的整治对象。下阶段,不管是煤炭企业的转型,还是去碳化、碳捕获技术的研发和创新,都意味着煤炭行业在实现碳达峰目标的过程中面临着巨大挑战。

(作者为国金证券固定收益研究组负责人)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