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拟任新行长刘金谈中行业绩:不良率阶段性波动,市场不用过分担心

第一财经 2021-03-30 23:05:47 听新闻

作者:杜川    责编:林洁琛

境内的新发生不良集中在制造业、房地产业和批发零售业。

“不良率阶段性地出现一些波动,有时低一点,好看一点,有时会高一点,不那么好看。但只要把它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市场就不用过分地担心,不会对一家银行的发展带来过多负面的影响。”3月30日傍晚,中国银行(601988.SH,03988.HK)拟任新行长刘金首次亮相中国银行业绩发布会,直面中行2020年不良贷款情况。

刘金称,截至2020年年末,中国银行不良贷款总额和不良贷款率与上年末相比出现“双升”,但2020年四季度末上述两项指标较三季度末环比下降。

受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行以及美联储降息等因素影响,2020年,中国银行净息差为1.85%,同比下降4个基点;资产质量方面,中国银行不良贷款总额为2072.73亿元,不良贷款率1.46%,比上年末上升0.09个百分点,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177.84%,比上年末下降5.02个百分点。

回顾服务实体经济这一年,中行加大重点领域信贷投入力度,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并将绿色金融理念内化于业务发展的各个环节。

中行副行长王纬回应第一财经记者的提问表示,未来,中国银行要大力推进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发行、承销与投资业务,不断提升绿色信贷在中行信贷余额中的占比,高碳行业的授信余额将不断下降,稳步提升绿色债券投资在投资资产组合中的比例。

提升绿色占比

“不断提升绿色信贷在我行信贷余额中的占比,高碳行业的授信余额不断下降。”发布会上,王纬在谈及绿色金融发展举措时回应第一财经记者称。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做好“碳达峰碳中和”进行了部署,绿色金融将成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引擎。在落实绿色发展政策、助力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近年来,中国银行绿色信贷结构逐步优化。

年报显示,到2020年底,中国银行绿色信贷本外币余额折合人民币是8967亿元,较上年实现大幅度增长,在煤炭、煤电等高碳行业授信余额持续下降。

同时,绿色债券业务成效显著。2020年,中行成功发行30亿元人民币和5亿美元双币种蓝色债券,是全球首只商业机构蓝色债券;承销境内绿色债券发行规模146亿元人民币;2021年初,协助三峡集团、华能国际以及国电投成功发行国内首批碳中和债券。

王纬表示,未来,中国银行将不断提升绿色金融顶层设计,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全力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发挥全球化、综合化经营优势,提升绿色金融综合服务水平,扩大绿色业务国际优势。同时,中行还将构建政策激励约束体系,积极开展绿色金融领域的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加强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完善信息披露工作。

不良贷款反弹

2020年,受疫情冲击影响,银行业资产质量出现了一些波动,中行也不可避免,不良贷款有所反弹。

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末,中国银行不良贷款总额达2072.7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90.38亿元,不良贷款率1.46%,比上年末上升0.09个百分点。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177.84%,比上年末下降5.02个百分点。

中国银行境内机构不良贷款总额1899.8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00.34亿元,不良贷款率1.65%,与上年末持平;关注类贷款余额2645.94亿元,比上年末减少247.20亿元,占贷款余额的1.87%,比上年末下降0.35个百分点。

刘金认为,不良率阶段性出现波动,只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市场就不用过分担心。“今年一季度,中行加大了不良资产的处置和化解力度,去年下半年采取的一些风险管控措施开始见效,资产质量不断夯实,不良贷款额和不良贷款率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近期,小微企业延期还本付息的政策明确延长至2021年年底,对商业银行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风险缓释机会。

但在刘金看来,缓释并不意味着风险消失。“到年底,仍可能会有部分延期还本付息的小微企业,不愿意或者没有能力到期还款,我们还面临着这些贷款风险。中行会按照监管的要求,提前做好准备,有效应对。”刘金称。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欧洲国家第三轮疫情有卷土重来之势,未来全球宏观经济走势不确定性依然较大,中国银行的海外信贷资产规模相对较大,外部环境影响也不容忽视。

副行长(拟任)陈怀宇指出,“境内的新发生不良集中在制造业、房地产业和批发零售业。境外的新发生不良集中在油气、航空、房地产业。受外部环境影响,海外授信风险管理和信贷资产质量承受一定压力,但是去年不良大幅上升的情况预计不会出现,信贷风险总体可控。”

刘金强调,会充分用好不良资产处置的政策,积极开展单户对公不良贷款和批量个贷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拓展渠道,加大不良资产的化解和处置;进一步加大对潜在风险客户的监控力度,重点关注像航空、房地产这些受疫情持续影响的行业,定期重检客户的风险状况,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中小微企业,进行滚动排查,密切关注海外疫情发展变化,并加强存量授信风险的管控。

截至2020年末,中行资产总额24.40万亿元,较年初增长7.17%。经营效益方面,中行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655.31亿元,同比增长3.21%;归母净利润1928.7亿元,同比增长2.92%。

踩中房贷“红线”

房地产贷款超标,中行迎来压降挑战。

2020年最后一天,央行和银保监会共同发布了《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将所有银行业金融机构划分为五档,规定了五档银行房地产贷款占比和个人住房贷款占比的上限。

其中,第一档为中资大型银行,银行房地产贷款占比上限为40%,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上限为32.5%。对于超限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新规给了调整过渡期,房地产贷款占比、个人住房贷款占比超出2个百分点以内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调整过渡期为2年;超出2个百分点及以上的,业务调整过渡期为4年。

根据2020年年报,在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方面,中国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3.99万亿元,占比达到34.71%,相比2019年34.77%的占比有所下降,但较32.5%的监管红线,超出2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在房贷集中度新规之下,中国银行必须做出调整。同时,该行公司类贷款中房地产业贷款余额为6397.77亿元,占比5.56%。

年报中,中国银行指出,将在有效防范信用风险的前提下,保持贷款规模平稳增长。认真落实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要求,加强集中度管理,严控金融风险。

去年以来,监管部门高度关注房地产风险,先后出台了多项监管政策。近期,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防止经营用途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的通知》,对银行业发放经营贷提出新要求。

中国银行研究院郑忱阳认为,对银行业而言,这一监管要求体现了对经营贷流向强管控的信号,收紧经营贷的审批标准,再加上先前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从房地产贷款存量和增量两方面进行控制,银行的房地产贷款业务或进一步压缩。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