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药企自曝将国内奥硝唑原料药市场遭垄断的内幕公之于众。
近日,商丘龙兴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兴制药”)向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反映,称其与湖北拓思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拓思医药”)签订的《代理协议》的相关内容因涉嫌违反《反垄断法》而构成垄断协议。
龙兴制药方面在相关材料中称,在公司处于申报奥硝唑原料药GMP认证和投产时期,拓思医药就与其联系签订了全国独家代理销售协议。其后拓思医药并未按约定采购,而是利用《代理协议》取得奥硝唑原料药的市场支配地位,最终抬高药品价格。龙兴制药方面称:“此前,奥硝唑原料药价格稳定在17万元/吨左右,由于拓思医药的介入,奥硝唑原料药价格飙升至40万~60万元/吨,更有甚者狂升至188.5万元/吨。不仅如此,原料药生产企业还需再把利润按照约定转移给拓思医药。对方获得原料药市场支配地位的下一步动作是把控成品制剂。拓思医药在签订《代理协议》的同时,还附加了取得奥硝唑制剂厂家产品独家代理权为销售条件。”(中国经营报)
目前合成生物学行业多数的产品仍集中在实验室阶段,如何产业化仍有挑战。
为解决公用事业领域垄断案件多发问题,除了持续完善法规建设、严格监管处罚之外,还需要针对其自身特点研究出台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努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中国医药产业从业人士认为,美国原料药的供应大量来自于中国;在创新药开发方面,中国企业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如果强行脱钩,部分美国药企成本预计增加一半。
上述三家企业通过签订垄断协议,统一控制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的供应和价格,形成价格同盟。将原料药价格从0.35元/支哄抬至最高98.76元/支,涨幅近282倍。
药品在此前生效的全面“对等关税”政策中被豁免,但特朗普已经警告,将对制药行业征收单独的关税。截至目前,美国政府尚未透露何时以及计划提高药品进口税的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