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一财号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从地方债说起

2021-04-21 12:57:20

作者:赵伟    责编:张敏

近期,地方债务相关政策频出,透露怎样的思路、影响几何?本文梳理供参考。

一问:为何近期政策频繁提及地方债务?债务风险加快暴露,影响外溢明显

近期,政策对地方债务关注度明显上升,相关表态和措施频现。3月以来,政府工作报告、财政执行报告等,明确强调加强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随后,财政部、金融委等召开专门会议,重点讨论地方债务管理、金融监管等议题;地方国企债务风险管控、财政预算改革等相关文件陆续发布。当局对地方债务的关注,延续了2020年年中以来的“调结构”、“防风险”思路,而且重视度不断在提升。

地方债务关注度的上升,与债务压力凸显下,信用风险加快暴露、影响外溢明显等有关。地方债务持续累积下,地方债务压力近年来明显上升,城投债募资用于“借新还旧”比例大幅上升;疫情冲击,进一步加大地方债务压力,加快债务风险的暴露。2020年底以来,地方国企信用违约明显增多,对融资环境影响显著;信用分层凸显,部分行业和地区融资显著收缩,或加大债务压力、推升信用风险。

二问:政策聚焦哪些内容?首要是防止风险外溢,核心在防范化解隐性债务

政策首要任务在于,稳住债务风险、防止风险外溢,以加强地方国企债务管理、落实属地责任等为主要举措。稳住债务风险,并不意味着不让信用违约,也并非政府兜底,更加强调市场化举债和风险处置;同时,严防恶意逃废债等行为,对金融稳定的冲击。为此,政策加大对融资平台和地方国企等债务风险摸底排查、加强债务管理,并引导金融机构理性行为,加快化解信用违约等带来的风险外溢。

“控增量”、“化存量”基础上,政策加快债务透明化、推动财政预算等制度改革,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以往“控增量”、“化存量”,多指向地方隐性债务,当前政策更加注重的债务全面管理;同时,态度和举措更加明确,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对失去清偿能力的融资平台依法破产、清算等。在此基础上,当局加强债务信息监控和生命周期管理,推动财政预算等制度改革,从根源上遏制举债冲动。

三问:政策措施落地,会有哪些影响?帮助缓释风险,化解存量最终要靠转型

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的政策,短期或有助于缓释地方债务风险等,但存量债务压力依然在累积。伴随政策措施落地,部分省市也相应出台配套措施,进一步压实属地责任等,以省为单位的债务风险总负责要求等落实,有利于债务统一管理、风险管控,进而缓解信用分层、降低风险外溢等影响。“控增量”、“化存量”等措施的强化,对债务风险防控的效果或显现,但化解存量压力或较难“立竿见影”。

化解地方债务问题任重道远,加快转型升级才是根本之道。债务持续累积下,解决地方隐性债务,并不会“一蹴而就”;过去几年,政策已经在推进隐性债务化解工作,各地公布的债务化解计划大多为5-10年。加快债务透明化、深化财政预算等制度改革,从源头控制债务增长;同时,加快经济转型,来化解存量债务。

(作者为开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