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债务上限危机三种可能场景 美国债务上限危机在历史上频繁发生,但这一次“祸不单行”。4、通胀与能源:美国4月PCE通胀同比环比均超预期,环比再创近期新高 美国4月PCE、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环比均超预期。
其中,建筑活动依赖上游原材料和设备投入、直接消耗系数合计大于0.7,与工业部门联系紧密;房地产业活动的更依赖于自身投入、直接消耗系数合计不到0.3,与服务业部门联系更深。房地产对财政、金融、经济增长和就业均有重要贡献,但近年来影响趋弱。
美国债务上限危机的三种可能情景 美国债务上限危机在历史上频繁发生,但这一次“祸不单行”。从本轮债务上限发展来看,美国民主党、共和党围绕是否削减政府开支陷入博弈,谈判进度不大。
低收入群体房贷收入比已上升至金融危机前水平,达到40%,意味着收入中的40%需用来支付房屋贷款。
传统框架中,机会成本、通胀环境、避险情绪等是黄金投资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交易行为放大波动;据此,可构建四因子定价模型,拟合出黄金的价值中枢。资产配置视角下,同为无风险资产的美元、美债利率无疑是黄金的机会成本;资金风险偏好的波动也会对黄金投资有一定影响。同时,黄金资产兼具抗通胀与抗风险属性;期货等市场的交易行为也会对其价格产生明显影响。在定价模型中进一步纳入央行的交易行为后,金价与价值中枢的偏离缺口明显收窄。
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是两会之后中央层面讨论经济工作的重要会议;当年初宏观形势变化较大时,4月会议会相应调整年初政策安排。中央政治局会议通常在4、7、12月以经济工作为主题,7月和12月会议尤其典型,分别基于上半年和全年的经济形势与政策效果及后续形势研判,部署相关工作;当宏观经济、外部环境等出现较大变化时,4月政治局会议会重要性凸显,会对年初政策进行调整,典型年份如2015年、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2年。一旦4月政治局会议调整年初政策安排,对二季度宏观政策影响显著,大多有新举措推出。
年初以来,信贷加快增长、而物价指标持续回落,加大了对经济预期的扰动,乐观者看信用扩张、悲观者强调经济通缩,暂且不讨论经济活动领先滞后关系,至少首先需要厘清两者变化的经济驱动,不同部门、供需强弱带来的指标对立或只是假象。信贷加快增长,核心驱动来自政策加力、其次场景恢复带来的企业和居民行为修复。
地方财政预算收入明显修复,但预算支出增速相对较低,或缘于基数效应与转移支付、地方债额度分批下达等。
年初以来美股强势反弹,与历史规律相背离 年初以来,美国经济“衰退”担忧缓和,市场风险偏好明显提振,美股表现强劲。2)1955年以来的10轮衰退中,美股衰退初期的反弹并不多见;与当下类似,1980年初、2001年初美股反弹的动能同样是衰退预期的阶段性降温。
从空缺岗位数、每位失业者对应的空缺岗位数量、供求缺口等维度进行比较,当前美国劳动力市场的紧张程度都要超过疫情前。3. 工资增速放缓不达预期:与2%通胀目标相适应的工资增速为劳动生产率增速+2%,在全球性劳动短缺的情况下,美欧2023年仍面临超额工资通胀压力。
实际库存周期处于被动补库阶段,名义库存周期已进入主动去库阶段,现阶段实际库存周期更符合美国经济状态。长鞭效应与GDP温和放缓 三大供应链环节中,夹在中间的渠道商库存绝对额抬升最明显。
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城市返工进程明显加快。
宏观主线转向内需增长为主,驱动包括:新时代“朱格拉周期”带来的制造业投资强劲,稳增长“加力”带来的基建投资韧性,疫后修复及地产链的拖累减弱等。特征三:非制造业需求修复快于制造业,服务业强势反弹、稳增长加力。
1.物流人流追踪:市内人流、交运物流走弱,跨区人流、线下消费快速提升 春节期间市内人流明显减弱,地铁客流、城市拥堵情况快速下降。(3)我国出口集装箱运价进一步下行、韩国出口延续负增等高频指标,指向我国出口低迷或仍将延续。
考虑到当前美国经济走弱的现实和劳动力市场短缺的现状,这次很可能是一次非典型的“充分就业衰退”加息的时点(领先或滞后于通胀)、加息周期的长度、起点利率水平、加息幅度、加息的节奏(前置、均匀还是后置)和降息的时点(领先或滞后于衰退)都会影响软着陆的概率。
地方GDP增速目标设定趋于谨慎,并不意味着对2023年经济发展呈悲观态度。
与过往相比,新时代“朱格拉周期”的关键变化之一即政策对产业支持升级、顶层规划更加重视产业发展。从地方产业政策来看,各地普遍对新兴产业突围、传统产业升级、绿色转型类产业有所支持,部分地区亦因地制宜出台现代服务业政策。
于12月上半月出现疫情搜索拐点的地区线下消费已有所修复,近期达峰地区人流虽开始修复,但线下消费延续低迷。疫情搜索较早达峰的地区出现人流、消费双双改善的迹象较多,河北、北京、湖北等地已明显修复。
美国的经验显示,通胀的中期趋势取决于工资水平,而工资又取决于“失业缺口”,即劳动力市场的“松弛”程度。其中,美国10Y国债收益率上行27bp至3.75%,德国10Y国债收益率上行19bp至2.39%,英国10Y国债收益率上行21.48bp至3.67%,法国、意大利和日本10Y国债收益率分别上行26bp、20.9bp和15.1bp。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执行所长、总量研究中心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