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密资产行业正在释放积极的信号,这不仅对加密资产投资和稳定币支付业务具有正向的引导和推进,还预示着未来将加速相关监管研究,推动中国加密市场行业的合规化发展。
明确加密资产是另类投资 释放积极信号
在全球数字经济加速发展且通胀预期持续升温的当下,比特币的价值储存功能已经逐步成为一种“全球共识”。许多投资机构和上市公司都选择用比特币替代黄金等贵金属的头寸,纳入资产配置范围,实现对冲通胀的效果。因此,从2020年底,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整个加密资产市场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比特币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成为了真真正正的“新主流资产”。
稳定币是重要的区块链技术应用之一,是一项前沿的金融科技,被认为具备全面变革全球支付体系的潜力。稳定币价值与某种法币锚定,以此实现价格的稳定,具备一定程度的货币属性,同时又兼具区块链加密资产的技术优势,因此可以作为支付手段的可选项之一。
不过,目前很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开始关注和研究稳定币的监管问题,并形成了一系列可借鉴的监管原则。若要推动合规稳定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支付,仍需要国际社会的达成共识,并形成共同遵守的国际规则,因此更需要国际组织参与,以及各国协调配合。
数字货币要为实体经济服务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加密资产并不仅能当做另类资产进行投资,而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振兴实体经济的助推器。加密资产既有内在的经济价值,又具有可信任的权益证明属性,同时可以让资产在数字世界里高效流转。区块链技术是一种颠覆性技术,有望打造“价值互联网”,推动整个经济体系实现技术变革,组织变革和效率变革,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作出重要贡献。
以版权为例,版权作为一种资产,容易产生权益不清、流动性较低等问题。但将版权上链形成一种加密资产后,背后的权属关系和历史交易信息就会变得清晰透明。同时,这些加密资产在链上可以进行低成本的流通交易,让原本流通性较低的资产,提高交易速度,资产的权益在链上进行验证和转移,可以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交易安全性。
不能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价值非常有限,因此还要对产业进行积极引导,让加密资产能够与实体经济的产业深度结合,切实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技术的价值和威力才能显现出来。
值得注意的是,加密资产行业还在合规性等方面面临挑战,存在诈骗、洗钱、非法融资等非法活动基于区块链的加密资产流转。目前加密资产尚未对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造成实质影响,但发展中暴露出的市场操纵、欺诈、投资者保护不足、洗钱等问题已引起了各国监管机构的极度关注。
(作者为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委会轮值主席、火币大学校长)
上海车展首日,奥迪、宝马和奔驰等德系车企的老板和高管们都很忙,参观老对手的展台,与最新的合作伙伴进行交流,密集走访新势力展台成为近两年来车展的常规日程计划。
参加消博会的外国友人持银联、维萨、万事达、美国运通、日本JCB、大来等国际卡组织的银行卡,走出场馆也能畅享便捷刷卡消费体验。
下一步,还要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方面明确重点领域、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等方面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