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博鳌热议粤港澳大湾区:实现制度的软连通最为迫切

第一财经 2021-04-20 19:09:42

作者:何乐舒    责编:石尚惠

粤港澳三个地区,三种货币,三种法律制度,三种税收制度,三地要实现融合发展,依然有不少藩篱需要打破。

作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具创新能力的城市群之一,粤港澳大湾区正在建设成为世界级城市群。在加速“拼船出海”的同时,三地如何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打破要素流动的藩篱,成为当务之急。

4月20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城市群带动发展: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分论坛上,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发表主旨讲话时表示,功能定位是粤港澳大湾区发挥最大优势的关键,大湾区内各城市和特区要有合理的布局和分工,根据不同的功能和定位做好自身的规划,错位发展,互补共赢,利用好香港的金融服务业、深圳的创新、珠三角的制造业、澳门与葡语国家的关系,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推动珠三角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增强区域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各城市需找准功能定位

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首次将广州、深圳、香港组合形成“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排名全球第2位。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中,香港无疑扮演着关键角色。香港特别行政区长官林郑月娥表示,香港有很强的科研能力,但一方面缺乏庞大的市场,另一方面也没有生产制造能力,导致过去一段日子香港的研发能力基本停留在写论文、讲授课程的层面上,没有转化为解决经济或者民生问题的手段。放眼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庞大,既有做原型的制造能力,又有大规模生产的能力,这是大湾区能“拼船出海”的重要原因。

“每一个科研公司要做大做强,要融资,又要回到香港这个国际金融中心。一个城市群能把所有有关科技创新产业需要的元素都集合在一起,这是非常难的。”林郑月娥认为,在这样的基础上,每个城市发挥自己最好的条件,才能真正“拼船出海”。

另一特别行政区澳门,自回归以来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近年来如何延续高增长成为澳门的新思考。澳门特区经济财政司司长李伟农表示,这样的高速增长未来不一定能一直持续,因此澳门必须找到新动力、新出路,出路之一就是融入大湾区。澳门可以在文旅产业、服务贸易等方面有所作为,利用珠海横琴这个平台积极发展中医药产业。

李伟农透露,澳门将于8月出台《中药药事活动及中成药注册法》,届时会成立药监局,配合中医药在澳门生产,或者在横琴合作做研究,把中成药推广至国外,尤其是东南亚国家。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构建极点带动、轴带支撑网络化空间格局,发挥香港-深圳、广州-佛山、澳门-珠海强强联合的引领带动作用。

“珠澳这一极个头不高,分量不够,经济的连接度、融合度远远低于广佛和深港。”珠海市委书记郭永航直言,澳珠之间从物理反应到化学反应都比较少,这是因为两地的产业相对比较单一,产业融合度不够。但正因如此,珠澳之间的想象空间最大,横琴的发展、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将进一步加强珠海与港澳的融合。而关于机场、港口、码头的合作,将来珠江口边上港珠澳的合作必要性远远大于与其他集团合作的必要性。

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的产业集群如何发展,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认为,目前发展高科技、新兴产业,资本非常密集,经济规模非常大,供应链非常长,不可能仅仅依靠一个城市达到规模经济。因此,大湾区11个城市可以在这个产业集群当中形成最好的分工,打造最有效率的产业集群。

要素流动的藩篱必须打破

在谈及港深联动时,林郑月娥以法律和税收方面作出突破为例,比如在深圳工作的香港人若每天回到香港,且当天逗留时间不超过24小时,就可免缴个人所得税。

此时,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会长李若谷立刻接话道:“还不够,还得突破。”

粤港澳三个地区,三种货币,三种法律制度,三种税收制度,三地要实现融合发展,依然有不少藩篱需要打破。

李若谷表示,人员、信息的交流藩篱一定要突破,香港和澳门在信息上没有阻碍,但是内地有一定障碍,如果广东地区不放开,将来在吸引外资、人才时,与港澳相比,广东可能会丧失优势。

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方面,粤港澳三地正在联手“抢人”。林郑月娥说:“必须争取更多科研人才落户大湾区,港深两地联手形成政策包,到海外吸引人才,现在我们的重点是把我国在海外发展的科研人才吸引回来,落户粤港澳大湾区。”

从政策制度来看,李若谷认为,一方面,税收政策一定要统一,否则将来广东发展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要促进金融、科技发展,相关法律就要统一,香港的法律比较健全且得到国际认可,在经济法律方面可以考虑向香港学习、靠拢,这样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有好处。

郭永航表示:“现在看来,制度鸿沟大于物理鸿沟。目前最迫切的是制度的软连通,这是最难的,但是非突破不可,如果在制度连通上没有实质性突破,粤港澳大湾区要实现联动还没那么容易。”

2011年,粤澳两地签署《粤澳合作框架协议》,在横琴划定了5平方公里的土地用于建设粤澳合作产业园。在郭永航看来,该合作的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能在实现制度融合、规则软连通方面率先走出一步,获得实质性进展。

作为本次分论坛的澳门代表,李伟农也表示,以后横琴要有具体的措施,包括税制、本外币的进出等,制度上也要做好连接,希望未来横琴趋同于澳门商事制度的灵活安排,在政策层面寻求突破。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