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第一财经电视专场“数字经济的机遇与挑战”上,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认为:未来的数字经济增长结构将体现在三个主要方面。一是跟消费者相关的各种各样的数字经济还会大力发展,二是工业互联网或者产业互联网的发展,三是为消费和产业互联网发展提供条件的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他认为,未来五年,我国GDP的50%以上都会是数字经济,目前设定的2025年数字经济规模将要超过60万亿元,这个目标可能太小了。
(以下为发言视频内容)
陈思劼
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
我想问一问李稻葵教授,我国现在设定的目标是到2025年数字经济规模将要超过60万亿元,您认为未来数字经济的增长,空间的结构和机会分别会来自哪里?
李稻葵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
非常感谢第一财经,非常感谢博鳌论坛邀请我参加这么重要的一个讨论。你的问题非常重要,咱们先从机遇开始讲,我认为这个机遇非常值得我们期待。
具体说来三个方面的机遇,从最简单的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是跟消费者相关的,各种各样的数字经济还会大力发展。比如说以后的送货会更加方便、更加精准。这里面还包括自动驾驶,还包括我们的医疗方面。
第二个方面,大家可能不太了解的是工业互联网或者产业互联网,这个非常重要,我就讲一件事就行了。我们的楼宇以及新建的楼,都必须要重新设计、重新改造。这里面产业互联网的量是非常大的,更不用说制造业里面也有很多的产业互联网的应用,比如说我们的很多生产环节跟消费更好地结合。
第三个方面可能离我们更加远一点,但是我一说大家就知道。就是为了我们的消费,为了我们产业互联网能够落地,我们需要做大量的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我举一个小例子,自动驾驶诸位想过没有,自动驾驶不是车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路的问题。以后路上的各种传感器,各种各样的信号会比现在多得多,这才能保证我们自动驾驶的安全,才能保证我们自动驾驶能够完善。
所以这三个方面的机遇非常多,我个人认为60万亿打不住,60万亿这个目标可能太小了。按GDP的比例来算的话,恐怕能占到GDP的50%以上都是数字经济了。
(以上为李稻葵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第一财经电视专场“数字经济的机遇与挑战”上的发言节选,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近期播出的第一财经《中国经济论坛》节目)
制片编导:
吴磊许姗姗周宝平
项目制作人:
傅娆
1-2月份工业生产稳定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提升,固定资产投资略超预期,就业形势小幅上升。
今年前两个月,广东外贸总体开局平稳,虽然进出口微降,但占全国份额依然稳定。
今年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3000亿元。拟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
一图速览
为实现经济的进一步回升向好,宏观政策将更加积极有为,更多可感可及的改革举措将加快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