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当地时间12日发布的最新初步数据,德国4月通胀率为2.0%,连续第四个月正增长,达到2019年4月以来的最高值。
统计局指出,能源价格涨幅超过平均水平是当月德国通胀率升至两年来最高位的主要原因。这与2021年年初开始征收新的二氧化碳排放税以及去年能源价格的下跌不无关系:从2021年1月1日起,德国将每吨二氧化碳的排放价格调整为25欧元;而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初期,原油价格受全球需求低迷影响曾一度暴跌。
数据显示,德国4月能源价格同比上涨7.9%。去除能源价格因素影响,当月德国通胀率为1.4%。此外,4月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9%,其中甜食和奶制品价格分别上涨3.1%和2.5%。涨幅更为明显的是绿植花卉(7.5%)、咖啡类(5.1%)和烟草制品(4.5%)。手机的价格则出现显著下降,同比跌幅达8.3%。
与此同时,德国4月服务价格同比上涨1.6%。其中涨幅最大的当属美容美发行业。除了因为封锁令而不得不暂停营业之外,理发与美容机构在重新开放后为了满足严格的防疫卫生规定支出也大幅增加。这就导致为此买单的消费者花费上涨了6.1%。
值得一提的是,通胀率是欧洲央行调整货币政策的重要参考标准。该行设定的欧元区通胀率目标是略低于2%。但两年以来,欧元区最大经济体德国的通胀率只在2019年4月达到过2%,其他月份均明显低于目标水平。持续处于低位的通胀率将影响企业投资和个人消费,令经济增长速度承压。不过,根据欧洲央行官员的最新预测,今年德国以及欧元区的通胀率将会继续上涨,前者甚至很快会超过3%。
今年年初的内外政治环境重大变动加剧了这一局面,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特别是关税政策的调整,给德国经济带来压力。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良好,高质量发展向新向好。
总的来看,一季度,随着各项宏观政策继续发力显效,国民经济起步平稳、开局良好,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创新引领作用增强,发展新动能加快培育壮大。
《经济学的未来》记录了2009年德国经济学界的大论战,探讨了秩序自由主义在德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及中德经济学研究的互鉴。
3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1.4%,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扩张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