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储能概念震荡上涨,截至发稿,圣阳股份、*ST猛狮涨停,协鑫能科、首航高科、科泰电源等多股纷纷跟涨。
5月24-26日,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于杭州举行。中国国际储能大会是推动储能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全球顶级盛会之一,被称为“中国储能产业发展风向标”。据统计,截至2020年12月底,中国储能项目装机共计34.8GW。数据显示,电化学储能占比正在快速提升,产业链有望受益。
方正证券分析认为,碳中和背景下,储能是实现能源转型的必由之路。1.能源转型背景下风光发电量提升,由此带来的消纳问题使储能受到重视,各国积极推动政策支持储能发展,储能由实验、示范项目性质到如今已开始商业化发展;2.当前储能新增规模中电化学储能占比高,以锂离子电池为主流技术;3.2019年我国电化学储能新增投运规模已居世界首位;4.碳中和背景下储能政策支持力度大,叠加系统成本下降导致经济性显现,储能预期确定性增长。
国盛证券认为,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提升,给电网带来挑战,储能能最大程度解决新能源消纳的阵痛,电力行业发展开始从“发好电”向“用好电”转型;新能源发展进入平价仅仅是完成能源革命的第一步,储能赋予新能源的可调节属性将进一步帮助新能源走上新的台阶。
此前,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核心目标是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的转变,明确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30GW以上,到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
国盛证券指出,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统计,截至2020年底,我国累计储能装机35.6GW,除抽水蓄能外,其他技术储能装机规模为3.81GW,其中锂电池储能累计装机规模为2.9GW。根据本次规划,国内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有望实现2020到2025年间10倍增长。
投资建议:该机构建议关注储能产业链,户用储能龙头派能科技,国内新能源+储能业务龙头阳光电源,储能逆变器龙头固德威、锦浪科技,布局储能的电力设备龙头上海电气,储能电芯供应商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宁德时代。
“储能将是未来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板块。”林洋能源副董事长陆丹青表示,东南亚、欧洲和中东,是公司未来发展的三大重点区域,其中欧洲是公司重中之重的市场。
业内人士预计,储能、配电网、充电桩等保障电力系统灵活性和韧性的项目将成为“十五五”期间中国能源投资新增量。
关于此次诉讼,据企查查消息,福建省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已于6月25日立案,该案件将于8月12日开庭审理。
从强制配储取消到地方细则滞后,谁能在政策“真空期”守住确定性值得探讨。
59家港股18A生物科技企业中,今年以来股价累计涨幅翻倍的,数量达到2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