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消博会为需求端注入活力
5月7日-10日,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南海口举办,此次博览会聚焦“高、新、优、特”消费精品,是中国首个以消费精品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也是亚太地区最大的消费精品展。
据统计,本届消博会共有来自全球70个国家和地区的1505家企业、2628个消费品牌参展,其中国际品牌占比过半,采购商和专业观众规模超3万人,进场观众数量超24万人。消博会期间还设立了专门的精品直播间,线上观看人次超1600万,共引导成交额6800万元,引导成交件数超过96万件。
在展区分布方面,国际展区占75%,汇集了大量知名外资企业和外资品牌,体现了中国市场对国际参展商的吸引力。除外资品牌之外,消博会也设立了2万平方米国内展区,各省区市共857家企业、1260个品牌参展,云南、福建、西藏、山东、广东等地区展位开展了特色产品和国货的发布,吸引国际采购商,推动本土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首届消博会为参展商提供了交流合作的平台,充分发挥博览会的综合效应,控制营销成本的同时,在国际平台获得宣传企业产品的机会,成为优质商品在国际间流动的桥梁,为中国和世界终端需求市场的复苏注入活力。
消博会的溢出效应
(一)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首届消博会的举办将会给海南自贸港的建设注入强劲动力。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以“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为准则,即对境外其他国家施行货物零关税,对内陆地区设置海关,按照规定征收关税和进口税,提出到2025年,将初步建立以贸易自由便利和投资自由便利为重点的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
海南作为未来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将会成为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入口之一。消博会不仅能够将国际品牌旗下商品的商品吸引至海南,还吸引了多家大型品牌将其生产工厂、仓储基地等转至海南,将产品供应链前置。
(二)消费回流提振内需,利好双循环战略
消博会不仅为全球企业提供了解中国市场和中国消费者偏好的平台,也是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节点。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境外消费正加速回流,中国市场的消费潜力巨大。根据麦肯锡咨询发布的《中国奢侈品报告2019》, 2025年我国奢侈品消费总额有望达到1.23万亿元,年均增速超30%,将占据全球40%的奢侈品消费额。根据贝恩数据,在2025年我国境内奢侈品消费比例有望提升至50%,新冠疫情的爆发加速了消费持续回流至国内市场。2020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9.2万亿元,后续有望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消费国,在双循环战略背景下,内需市场活力将持续释放。
(三)推动港湾联动发展
消博会同样为海南自贸港和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了良好的合作契机,早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中就提出要促进与粤港澳大湾区联动发展。广东具有广阔的消费市场,潜在购买能力强,消费链终端需求旺盛,而海南自贸港的建设将会为周边区域带来投资、人才、资金等多方面的辐射效应,促进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消费链的合作建设,在港湾联动发展机遇下,区域经济活力将持续释放。
消费市场发展新风向
(一)免税市场:政策红利+消费回流
与跨境电商平台相比,免税商品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受益于消费回流,未来我国免税市场发展前景广阔。2020年全球疫情爆发后,中国经济率先复苏,国内大循环战略提出后,国家在多项政策举措中提及免税市场,包括向符合要求的企业发放免税品经营资质,为免税店的建设提供土地、融资支持,鼓励离岛、机场、市内等多种类型免税店的发展。
近期海南离岛免税市场持续火热,离岛免税店销售额迅速扩张,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下半年销售额达到200亿元,离岛免税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2020年人均购买金额上涨至6128元。今年离岛销售额有望突破600亿元,而海南省2022年的免税销售目标为1000亿元。随着我国免税市场逐渐成熟,叠加海南自贸港效应,离岛免税市场销售规模仍将快速扩张,市内免税店、机场免税店建设运营后也将会有所表现。后续应关注全球品牌在海南免税市场的布局,以及室内免税店、机场免税店的建设进程,在旅游业转暖、免税牌照放宽等背景下,中长期看免税板块具备投资机会。
(二)服务性消费:以个性化需求为核心
服务性消费包括一系列非商品性服务,如医疗、教育、娱乐、家政等。2020年,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占比升至54.5%,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最主要的产业之一,服务业向好发展为服务型消费的增长奠定了基础。在消费升级背景下,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是服务型消费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企业需要赋予产品更多的科技属性,在客户画像、产品个性定制等方向加大研发投入,新兴服务型消费是中长期布局的核心赛道之一,建议关注教育、养老、旅游等板块的投资机会。
(三)绿色消费:碳中和下的新风尚
绿色消费更多的是消费者在基础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希望维护生态环境向好发展的消费理念。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绿色消费已经成为新风尚,包括使用可降解的环保材料,制造和产品使用过程中降低碳排放,产品重复利用,低碳出行等多个方向。如今部分生产企业能够主动肩负社会责任,在各个生产环节当中做到低排放,同时生产更多可降解、环境危害较小的产品,后续仍需完善相关监管政策,加强对企业和个人低碳意识的培养。在政策推进下,绿色消费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后续应关注新能源汽车、环保材料等板块的投资机会。
风险提示
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居民消费意愿不强
(作者为粤开证券研究院负责人)
广交会作为联通全球贸易的战略通道,正通过搭建国际交流大舞台,吸引全球广大优质参展商和众多专业采购商,携手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与投资环境优化进程。
加力扩围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深入挖掘汽车、家电、厨卫、手机、可穿戴产品等消费潜力,大力推进免税店建设,优化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加快发展新型消费,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惠民。
期待各大平台企业在优化中小商家营商环境方面“卷起来”,共同破解长账期等营商环境顽疾,与中小商家互利共赢。
从2019年的经验看,关税冲击不一定表现为中国整体贸易顺差下降,而是在顺差可能扩大的情况下,通过出口和进口两个渠道影响或反映中国经济运行。我们需早做准备,并变压力为动力,加快经济转型和政策调整。
《措施》提到,落实市内免税店政策,推动已批准设立的市内免税店尽快完成建设并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