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汽车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造车界“新硅谷”,长三角“氢走廊”布局有望提速

第一财经 2021-06-08 20:12:24

作者:杨海艳    责编:唐柳杨

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之路有望在长三角地区提速发展。

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之路有望在长三角地区提速发展。

记者从日前落幕的“2021浦江创新论坛—全球技术转移大会氢能峰会”上了解到,长三角有望分步适度超前布局氢走廊。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提出的规划,氢走廊发展将以长三角城市群城际间带状及网状加氢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兼顾重点城市市内加氢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城际间交通加氢需求为出发点,适度超前建设,以推动实现加氢基础设施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协调平衡发展。

提速“氢走廊”建设

按照规划,氢走廊建设发展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近期发展规划(2019-2021年),立足于长三角现有氢能产业基础,示范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同时,将以上海为龙头的产业先行城市打造成氢走廊的核心点,率先启动建设4条氢高速示范线路。先行城市包括已经确定积极发展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上海、苏州、南通、宁波、嘉兴、湖州等。

在氢走廊发展初期,先行城市将结合实际发展专向规划,以燃料电池汽车推广量、示范推广线路的加氢需求为出发点,结合氢气供给情况,优先在公交、物流、出租等领域建设与燃料电池汽车推广阶段性目标相适应的加氢设施。同时发展城际快速路连接站,以上海为重点城市,辐射周边城市,以点带线,形成长三角带状氢能走廊,初步形成氢能高速走廊示范。

第二阶段为中期发展规划(2022-2025年),大力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的应用发展,进一步提升氢能关键技术水平,在重点城市之间推广建设10条以上氢高速公路,拓宽燃料电池汽车运营范围,同时实现氢能产业快速成长,形成具有影响力的氢能产业集群,打造特色鲜明的氢走廊创新发展模式。在氢走廊发展中期,在扩大热点城市规划的同时,结合重点城市氢能燃料电池汽车推广计划,在城市、城际快速路及周边广泛布点。

第三阶段为远期发展规划(2026-2030年),氢走廊要覆盖长三角全部城市和20条以上主要高速公路,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燃料电池汽车应用区域,充分带动全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推动未来社会清洁能源和动力转型。

“氢是实现交通运输、工业和建筑等领域大规模深度脱碳的一个最佳的选择。发展氢能产业越来越成为了一种全球的共识。”上海市科委副主任谢文澜表示,上海科创中心“十四五”规划和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将氢能技术作为一个重点的方向,涉及氢能的制储运,全面助力未来的氢能产业的大力发展。

事实上,早在“十五”期间,上海已经开始启动氢燃料电池技术的积累、人才团队的建设等,现如今已拥有了丰富的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行经验,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的产业链,覆盖了关键零部件、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与整车以及推广应用与配套服务等。目前,上汽集团旗下上汽大通的氢燃料电池示范车辆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启运营,在产业链上,也诞生了捷氢科技、重塑科技在内的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

按照《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规划》中期目标,到2025年,上海要建成加氢站50座,进一步提升氢能关键技术水平,在重点城市之间推广建设10条以上氢高速公路,拓宽燃料电池汽车运营范围。同时实现氢能产业快速成长,形成具有影响力的氢能产业集群,打造特色鲜明的的氢走廊创新发展模式。

上海本土的氢燃料科技公司也在积极利用长三角的联动能力,加速落地应用能力。记者了解到,早在去年8月,重塑科技长三角常熟产业化基地正式投产。彼时,重塑科技董事长兼CEO林琦曾谈到,正是因为长三角一体化的背景,该公司结合区域氢能产业发展优势,最终决定将产业化基地安置在常熟。他谈到,长三角特别是上海、江苏地区,在氢能源产业发展有多年历史,有优秀基础的研发企业,是国内产业资源基础最好的区域;长三角区域内有较好的氢能资源禀赋,同时作为电商物流聚集地,长途重载,长三角也有天然适合氢能的应用场景。”

截至目前,重塑科技在重卡领域已经布局了从牵引车到自卸车,多吨位、多款型的重卡,最主要的是车辆搭载了重塑科技最新一代中高功率氢燃料电池系统,已实际应用于钢铁运输、城际高速物流、市政服务等多种场景。

长三角有望成为车界“新硅谷”

“氢走廊”只是长三角地区区域协同创新和技术落地中的一个案例,事实上,在汽车领域,多年来长三角协同一体化发展,已经取得了不错的业绩。早在2017年,长三角三省一市的汽车产量就已经占据了全国总产量的20%,在零部件方面,数据显示,目前全国6大汽车零部件集群零部件产值占据全行业的80%左右,而长三角地区零部件产值份额为37%左右,为国内汽车零部件产值最大的区域,其中上海为全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产值占总产量的20%,浙江和江苏约占17%左右。

目前,整个长三角地区聚集了100多个年工业产值超过100亿元的汽车产业园区,包括上汽集团、吉利集团、奇瑞集团、江淮集团等大型企业。在新能源汽车方面,长三角的新能源投资也走在全国前列。特斯拉中国工厂落户上海,蔚来中国总部落户安徽合肥,理想则在江苏常州建设制造工厂。在上海,有着上汽集团背景的R汽车已经正式上市,智己汽车也已经落地。作为长三角的核心城市,上海此前发布了新能源智能汽车规划图。规划图显示,上海将打造以嘉定区为核心,浦东新区的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临港地区为主、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莘庄工业园、西虹桥商务区和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为辅的空间布局。

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认为,长三角将成为智能电动汽车的世界级创新中心。这首先得益于长三角的产业基础,围绕着智能电动汽车的全产业链,整个电动汽车的产业链非常完备,中国一年生产将近3000万辆车,绝大部分的优秀零部件公司都在长三角,物流成本可以大幅节约。其次是市场,长三角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购买力非常强。

在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看来:“汽车产业具有规模经济、关联产业多、配套环节多、产业链长、技术及资本密集等典型特点。长三角作为中国车界‘新硅谷’,长三角一体化将有助于推动长三角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形成,威马汽车可以更好地进行资源整合利用,优化资源配置,实现高效快速地发展。”如今,威马全球总部已落户上海、智能工厂扎根浙江、核心供应链聚集江苏、新零售网络布局长三角。

2020年,特斯拉超级工厂生产和交付了约50万辆电动车,在国内售出了14.7万台。长三角其它几家新能源车企中,蔚来2020年销量达4.37万辆,理想汽车2020年交付量超过3万辆,威马2020年交付2.2万辆,零跑汽车2020年销售总数达到1.1万辆。今年一季度,上海、安徽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增长380%和358%。

在今年5月27日“第三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上,长三角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四大产业链联盟也正式揭牌。“长三角四个产业联盟的成立,预示着我们成立了一个跨区域的新的组织模式,来推动这四大产业链的补链、强链、固链。”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吴金城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发挥了长三角人才富集、制造业发达、科研机构活跃、市场潜力巨大的优势。

新的组织模式将进一步提升长三角企业在汽车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协同效应。记者了解到,总部位于杭州的吉利控股集团与上海集成电路行业协会、中国药科大学、科大讯飞等几家企业为首任联盟理事长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长三角一体化决策咨询专家陈雯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说,长三角最重要的一个使命,就是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目前从长三角自身的实力来看,科技力量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差距,产业链上有一些关键技术跟关键产品也存在一些短板,所以这次科技创新共同体的建设以及产业联盟的成立,在后续的长三角一体化中,大家能更好地共同合作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并强强联合,在基础研究跟技术创新上开路。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