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反外国制裁法》通过后,发言人是否担心会对外国投资带来负面影响?
汪文斌表示,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已经介绍了有关情况。今年两会前后,一些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提出意见建议,认为国家有必要制定一部专门的反外国制裁法,为我国依法反制外国歧视性的措施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撑和保障。根据有关工作安排,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认真研究各方面提出的立法建议,总结中国反制实践和相关工作做法,梳理国内外的有关情况,征求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及专家的意见,起草并形成反外国制裁法的草案。根据立法程序,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分别于4月、6月对草案进行了两次审议,法工委就草案征求了中央和国家有关机关意见,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根据常委会审议意见和各方面的意见,对草案进行了修改完善。目前出台的《反外国制裁法》,充分吸收了各方面的意见,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共同意愿,也符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汪文斌指出,关于《反外国制裁法》对外国投资的影响,我看不出这两者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如果有的话,就是《反外国制裁法》的制定,为各国企业在华发展提供了可预见的法治环境和稳定可期的营商环境。这次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还审议通过了《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和《关于授权上海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浦东新区法规的决定》,这些都是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举措。
汪文斌强调,中方一贯欢迎和支持外国企业来华开展经营和合作,依法保障他们的权益。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我们将继续致力于为外国企业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同世界分享中国的发展机遇。
中国的网络安全审查不针对特定国家和地区,我们也不排斥任何国家的技术和产品。
中俄之间的合作既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受第三方的干扰和胁迫。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的正当合法权益。
毛宁表示,中方重视中美关系。关于新任驻美大使的消息,建议你关注外交部网站的更新。
毛宁表示,债务问题是美国的内政,但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自身的状况和政策选择对世界经济具有重要的外溢效应。
双方将通过本次磋商,回顾与展望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特别是双方领导人共识的落实情况,深化政治安全、经贸、社会人文、农业和粮食安全等各领域务实合作,为地区稳定与发展注入更多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