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对当前反腐败斗争做出重大判断。
6月28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新闻中心举办的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上,中央纪委副书记、国家监委副主任肖培称,反腐败在党中央领导下,已经形成了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战略态势,已经形成了利剑高悬、震慑常在,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的常态,已经形成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这就是压倒性胜利。
党的十八大闭幕两个月后,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就提出,“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
肖培表示,“总书记在这八年中反复告诫全党,腐败对党的执政基础破坏力最大,杀伤力也最大,最容易颠覆政权的就是腐败,是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反腐败斗争是一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重大政治斗争,必须决战决胜。所以总书记讲,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14亿人民。”
在正风肃纪反腐方面,肖培提到,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扭曲的政绩观,如在扶贫中搞堆盆景、刷白墙、表格多、检查多等,要查处问责,为基层减负。
这就不得不提脱贫攻坚启动之初,很多地方犯了“急躁症”。比如,有的“堆盆景”“刷白墙”应付检查,有的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表格脱贫,基层干部苦不堪言,自嘲为“表哥”“表姐”。
以“刷白墙”为例,此前某地方政府对贫困农村破旧的村容村貌,集中“刷白墙”,快速遮丑,旨在脱贫检查、蒙混过关。相比脚踏实地,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长期工程”,“刷白墙”无疑是打造迎检点的“快速捷径”。
针对这种现象,《求是》杂志专门刊登文章批评称,“像花钱刷白墙,又不能吃不能穿,搞这些无用功,浪费国家的钱!会议多、检查多、填表多,基层干部疲于应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教授邢成举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刷白墙”式扶贫的根源,是上级检查走马观花,流于形式,不深入、不具体。这让“刷白墙”式扶贫有了可乘之机,滋生了新一轮脱贫攻坚的痛点。
为此,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在及时发现和查处“虚假式”脱贫、“算账式”脱贫、“指标式”脱贫等问题的同时,着力为基层减负,削减文山会海、合并考核检查,纠正扶贫领域问责泛化、简单化以及问责不力、不到位等问题。
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部署要求落地落实。
当前,我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如期完成,正大力实施乡村全面振兴战略。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促进就业创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推动农业产业不断升级,涌现出许多新的就业机会,就业帮扶在促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目标与基本原则出发,通过梳理国家级地方层面就业帮扶政策与措施以及乡村振兴中的就业机遇,阐述就业帮扶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成效,在此基础上,提出就业帮扶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启示与建议。
从案例的具体情况看,医院的采购仍是重灾区,院长、书记和科室主任等职位都涉及其中。
办案机关及时开展国际执法合作,促使徐海鹏在境外主动投案。
此次提请审议的监察法修正草案共二十三条,主要内容包括完善监察法总则和有关监察派驻的规定、完善监察措施和监察程序、充实反腐败国际合作相关规定、强化监察机关自身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