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技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软银布局手术机器人 谁将成为第二个“达芬奇”?

第一财经 2021-06-28 19:51:24

作者:钱童心    责编:宁佳彦

相较于外科机器人而言,国外微创机器人的市场仍然较小,主要是因为这是一个较新的领域,微创机器人手术尚未被很多国家的医疗保险覆盖。

手术机器人正在成为机器人行业一个极具应用前景的细分领域,软银最新宣布对手术机器人领域进行资本布局。

软银风投基金愿景基金二期(Vision Fund 2)近日完成对英国手术机器人初创公司CMR Surgical的新一轮投资,CMR的D轮融资中,总共筹集了6亿美元,创下全球医疗技术领域规模最大的单笔融资纪录,软银贡献了新一轮融资的四分之三,也就是4.5亿美元。

巨头布局百亿级美元市场

在新一轮融资后,CMR累计融资超过10亿美元,估值达到30亿美元。公司将把这笔资金用于其首款手术机器人产品Versius的全球商业化。Versius于2017年研发成功,是全球最小的手术机器人。该产品已于2019年推出,辅助外科医生进行子宫切除术和结肠直肠手术等。

CMR公司预计,今年全球手术机器人销售额将达到50亿美元左右,主要市场仍在北美,北美手术机器人市场每年增长近20%。到2024年,这一数字有望增长至200亿美元。

目前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的领导者是著名的达芬奇机器人的拥有者美国直觉外科公司(Intuitive Surgical),其达芬奇机器人系统已经进行超过500万次机器人手术操作。

但达芬奇机器人也面临巨头挑战。近年来,强生、西门子医疗、史赛克、CRM Surgical、波士顿科学等全球医疗器械巨投入重金不断入场,希望成为第二个“达芬奇”。

医疗器械巨头美敦力的手术机器人Hugo RAS上周完成了全球首例前列腺切除手术,这也是该系统首次在临床使用,有望打破达芬奇在手术机器人领域的长期垄断。

面对强大的对手,直觉外科公司也在探索新的发展领域。去年10月,直觉外科公司推出了首期1亿美元的风险投资基金Intuitive Ventures,将聚焦微创手术领域公司的早期投资机会,这也是直觉外科首次涉足风险投资。

不过软银投资顾问管理合伙人Yanni Pipilis表示:“尽管外科医生和患者对微创机器人手术的需求正在迅速增长,但高昂的成本仍然阻碍了应用。”

规模化发展面临挑战

一位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相较于外科机器人而言,国外微创机器人的市场仍然较小,主要是因为这是一个较新的领域,微创机器人手术尚未被很多国家的医疗保险覆盖。”

微创领域的手术机器人以西门子医疗旗下的涂灵(Corindus)机器人为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已于今年3月使用该系统在中国博鳌超级医院完成首例冠脉介入手术。但这款机器人仍然有待中国监管部门的批准。

近年来中国也诞生了一批以天智航为代表的手术机器人本土初创企业。去年7月,天智航登陆科创板,成为国产手术机器人“第一股”,但公司的盈利前景尚不明朗。

天智航去年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0.8%;实现归母净亏损超过5400万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3000万元人民币的亏损幅度扩大。

业内人士认为,手术机器人市场应用现阶段尚存在规模化不足、价格高、使用准备流程复杂、医患对机器人辅助手术认知尚待提升等因素制约,手术机器人产品想要得到市场和用户认可还需要时间;另一方面培训所需的设备资源成本以及产品标准以及法规政策的制定也成为阻碍国内手术机器人发展的瓶颈。

西门子医疗大中华区临床治疗系统副总裁浦峥嵘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最大的挑战是上市注册,作为一种新型的创新技术产品,我们还需要时间以及更多的数据,来获得监管的认可;另一方面的挑战来自于国内缺乏机器人相关产品准入标准,需要药监联合各企业和专家尽快建立。”

尽管如此,业内仍然相信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拥有巨大的空白,将给具有真正创新能力的企业创造发展机会。“机器人技术在医疗领域将成为一个颠覆性的技术,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使用机器人真正解决临床医生的痛点。”同济大学医疗机器人研究人员齐鹏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来看,手术机器人的使用过程仍然较为复杂,整个过程仍需要医生的参与和辅助,与医生手术相比不具有显著的优势。”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