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沈建光:中国零售电商对遏制通胀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第一财经 2021-07-07 11:23:52 听新闻

作者:沈建光    责编:任绍敏

从政策角度来看,现在货币政策还是保持“没加息、没降息、稳货币”,但是财政政策好像已经有一些退坡的迹象。

这一次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在13年前的次贷危机的时候,全球关于财政刺激中基本上美国最为极端,刺激规模相当于GDP的5%多。而这一次美国的财政赤字,相当于GDP的25%,此次财政刺激的力度五倍于当年的次贷危机。次贷危机被认为是百年一遇,是1929年以来达到的最大的危机,但是政策的应对相对来说有所制约,不像这一次,发达国家基本上都用了15%以上GDP财政刺激,而且央行和财政一起配合,央行帮助财政融资,降低成本。

由此我们看到一个新的思路,现在债务高低不重要了。现在中国一直还在谈降杠杆、债务率。而欧美大量的债务上升,利率支出政府负担在减少,这个完全共归于零利率的政策。因为零利率,财政可持续性在加强,这也是央行越来越难加息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所以这次的通胀我还是比较担心的,美联储一直在强调这次美国的通胀不具备持续性,所以不用加息,但是实际上美联储肯定在犹豫,在引导预期,让大家不要太担心过早加息。

现在美国的通胀也可以说是在全面抬头,已达到5%以上。美国PPI创13年新高,CPI创10年新高。价格压力非常大,其中商品、住房、服务全面上升。我们做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研究,从美国进口价格来看,现在美国进口价格有11%的增长,说明输入型压力非常大。去年11月份之前,中国对美国的压制通胀的贡献很大。中国现在已经跃升为美国第一大进口国了,过去一年基本上价格没涨。而其他国家对美国的出口价格涨了5%到10%,最高到55%。从去年11月份到现在,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价格也涨了3%了。有意思的是,东盟对美国的出口价格反而没涨,可能在取代中国成为美国压制通胀的最后一块堡垒。对美国进口来说,现在东盟的比重也在上升,这对密集劳动力产品、电子产品价格控制是有好处的。

历史上像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发展中国家,若其币种不是储备货币,一般实行财政赤字货币化政策以后,一两年之内对经济有刺激作用,但是三年之后恶性通胀就起来了。但是日本这样实践了30年,价格却不涨,赤字占GDP的比重也在下降,这也变相支持了新货币理论,所以美国也在做一些新的实践。

当前会不会全面通胀?这个对中国非常关键,从中国的情况来看,在全世界还是比较好的,一方面中国的产能缺口在全世界是最小的,所以我们现在PPI输入性的比较高,但是CPI 5月份只有1.3%,核心是0.9%。第二个是猪周期,这次是反向操作,商品价格上升的时候,我们的猪肉价格下降了30%,这对遏制通胀是非常有好处的。从整个情况来看,全球有通胀隐忧,特别是美国,但是中国却不是个大问题。

我们从电商平台发现,中国的零售电商对遏制通胀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中国零售中电商占25%,是全世界最高的国家之一,电商平台降低了信息不对称,拓宽了市场边界,使消费者在更广泛的区域购买商品,减少厂商的差异化定价,也促进了市场竞争,降低产品只升不降的黏性的特征,还有线上线下联动各个方面。我们也用了京东大数据做了猪肉价格影响,可以看到,我们利用每天线上的猪肉价格和统计局公布的猪肉价格做了一个比较,整体波动要小于CPI价格波动变化,近期趋势较为一致,猪肉价格确实在下降,而且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这对遏制通胀是有好处的。

接下来讲四大关注点,聚焦下半年一些主要的风险。

第一个关注点,出口高增长能否持续?从中国近期出口的结构性变化来看,一些劳动密集型消费品增速在加快,和地产相关的增速在下降,电子产品将保持稳定,但是机械、制造业、投资品全球出口增速在上升。

总的来看,现在的数据表现良好,但是我们也看到一些隐忧。例如新出口订单反而在下降。一方面或与价格有关,如果对美国出口价格涨了3%,但是原材料价格,包括运费涨的幅度远远超过这个幅度,出口商的压力还是存在的。根据网上的一些调研,出口商订单很好,但是不敢生产,其中就是怕汇率升值,还有就是原料价格和海运价格都出现了上涨。另一方面,如果美国下半年产业链转移,会对我们的出口造成多大的压力,仍存在不确定性。

第二个关注点是居民消费复苏缓慢。我们用京东大数据消费做了一些研究,我们明显看到,消费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工资增长情况,从私营企业看,2019年和2020年比较,很明显一些行业收入增速出现下降,比如教育行业、金融业、水利、公共事业、文化等很多领域。工资上涨最多的是信息服务业,就是互联网行业,以及很多线上可以操作的行业,包括制造业。从我们的大数据研究中可以看到,中高收入、中等、低收入人群在网上购物的人均客单价,从2018到2020年,有明显的分化,高收入人群的人均消费在上升,而且上升得最快;第二是中等收入,这次跳升比较明显;但是低收入人群的消费在下降。高收入人群很多工作都没有受疫情的影响,但是中低收入人群很多东西都跟实体店有关,如果是受疫情的冲击,可能就没办法工作,这对消费的制约也是非常明显的。

第三个关注点是政策收紧。房地产贷款增速持续回落,现在增速到了10%左右,这与2008年和2011年房地产下降周期时的贷款增速最低点已经接近了,所以我觉得接下来“房地产能支撑经济,过去两年房地产投资是最亮眼的一个支撑点”可能会翻转。

第四个关注点是上游价格上涨拖累下游利润。疫情恢复后制造业上中下游利润都是上升的,因为大量出口解决了很多产能问题,但是也有分化,上游的还不错,中下游的受影响,因为上游一般大型企业多,但对制造业的中小企业、中小商户来说,他们的下游受到挤压,所以企业利润复苏能不能持续,这是下半年要关注的问题。

接下来看稳增长、防通胀、防风险如何平衡?从政策角度来看,现在货币政策还是保持“没加息、没降息、稳货币”。但是财政政策好像已经有一些退坡的迹象。我们现在看到一些信用债违约事件,很多债券规模也很大,而且出现了地方国有企业,甚至有些大型的央企都有违约的情况,这个过去比较少。而且今年专项债发行速度要远远低于过去两年,我不知道这个是因为后置效应,还是因为财政确实在慢慢退出,其实这对地方经济还是会产生很大的压力。

作者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京东数字科技首席经济学家)

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有删节。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