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有料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一财专访能源基金会邹骥:全体国民、企业、各省市应首先让自己的碳排放最小化丨首席评论

第一财经 2021-07-15 14:39:27

作者:第一财经    责编:杨恺宁

一财专访能源基金会邹骥:全体国民、企业、各省市应首先让自己的碳排放最小化丨首席评论

中国向世界宣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中国顶着能源产业向低碳转型的巨大压力承担起大国责任,更是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带来很好的契机和更高的要求。《首席评论》专访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一起探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哪些深远影响?

邹骥观点集锦:

过去利用炼钢、汽车、房地产、烧水泥的年代已经正在远去,现在要靠新的增长模式、新兴战略产业来提供新的动能,包括在低碳领域里面的投资、消费和贸易。也就是说经济增长议程会发生转移,发生变化。如果说过去40年靠房地产,靠钢铁来挣钱、做风口,未来的40年靠低碳的产业、技术形成的产业,可能是更重要的风口。

我们强调:经济的增速要高质量的发展。就是说在保证增长率高的同时,还要保证增长的财富是市场上有需要的,是人民美好生活必须的。我们分析,大概从2021年-2050年,中国为了节能减排、为了碳中和,可能所需要的投资达到140万亿。如果按40年算,平均一年大概3.5万亿的投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收入毫无疑问还将继续提高,保持中高的增长率比如6%、5%,持续10年肯定没有问题,甚至如果做得好,还可以持续更长时间。

那些低碳的,比如非化石能源、核能、太阳能、风电、地热面临着大发展、大机遇,无论投资、收益、未来的市场、技术的变革,低碳在其中会占有越来越重的比重。如今,低碳不仅不是经济发展的障碍,反而可以开辟诸多技术创新的机会、投资的机会和就业的机会。

中国开启进入老龄化社会,意味着我们60岁以上的人口逐渐要进入到1/4这样的占比,60岁的人在空气质量方面变得比较脆弱,如果当下的空气质量PM2.5 35微克/立方米是老人和小孩的健康风险之一,那我们下一步进军的方向是25微克/立方米,甚至于达到个位数的PM2.5,现在欧洲都没有实现在10微克/立方米以下。能源基金会算过,碳中和和10微克/立方米及以下的PM2.5是对应的,背后是四大结构的变化:能源结构,不能以煤为主,那个时候煤要非常少;产业结构,不能有大量的重化工业;交通结构,那时候必须得是电动车,不能有大量的燃油车;以及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

我觉得全体国民,所有的企业,各个省、市,都应该让自己的碳排放最小化。但是国家是一个中和、达峰的概念。这里面我们要根据不同的省市、经济体的资源禀赋、排放强度、产业分布及区位优势、自然地理条件来做分类工作。比如内蒙古是能源大省,煤炭、煤电都很多,承担的在经济体系里面是煤炭保供的作用,但同时又有非常丰富的风光资源,广袤的土地,大量的荒漠、戈壁,就变成了空间优势,可以有大面积铺设太阳能板。他们的问题就是说怎么做能源的结构转换,用这些大量的可再生能源去替代煤炭。

我预期未来10年内甚至更长的时间,光伏、风能、非化石能源将持续是大发展、需求广大、盈利率也会不菲的领域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