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专题文章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上海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主任徐惠丽:以现代治理引领未来

第一财经 2021-07-19 14:55:31

责编:王艺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上海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主任徐惠丽:以现代治理引领未来

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主办方的邀请能够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们最新的思考或者说我们最新的一些实践,这些实践希望它能够启发在座的各位能够对AI来赋能数字政府建设带来更多你们的新的智慧和思考。

今天我想从以现代治理引领未来的角度跟大家谈一下我们的做法和想法,大家对对这栋楼非常熟悉,这是武康大楼,这个武康大楼我们给他做了一个大客流系统监测之后,在以他为核心的周围几个街区,现在每天差不多从早到晚的客流量要有4-6万人就在附近打卡,这一栋楼不仅带火了一个街区,甚至街角的那家冰淇凌店也已经成为上海最火的冰淇凌店,这就是传统和现代和融合,生活和城市的融合,这栋楼作为城市精细化管理,作为城市高品质管理建设的一个起点,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城市当中出现了融入到我们的生活,跟我们的工作息息相关的场景。

我们最新的一个网红这是上海在长宁区的华东政法大学老校区的场景,画面正中间的这栋楼叫思孟堂,它离苏州河最近的距离只有75公分,在6月30号整个苏州河沿线的贯通,我们可以让市民徜徉在校园可以感受老建筑魅力在河岸边的这条路终于打通并且开放了,这件事情从6月30号一直火热到现在,大家觉得这是原先非常难以想象的一件事情,就是我们高等学府也打开了他的围墙,把他可阅读的建筑和可漫步的校园向市民做了开放。这就是开放之前,在校园河边的场景,这是思孟堂临河的部分,这是很简单的,不人性化的花坛把小小的空间堵住了,在它的旁边就是原来苏州河的防汛墙,但是现在这条路,同样是这栋楼的背面,已经完全变成了可以散步的城市生活空间。

我举了这两个楼的例子,我想跟大家分享的观点,我们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用AI赋能数字政府建设我们一直在思考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其实上海用AI赋能城市运行管理背后的逻辑就是人民城市的理念,就是“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这就是背后最深刻的逻辑,用这样的逻辑我们希望通过AI的赋能,让我们的现代治理来引领未来。

除了6月30号华东政法大学的思孟堂旁边的苏州河向市民开放了,6月30号还有一件事情就是永远跟党走的主题光影秀,从6月30号开始在黄浦江两岸向市民开放,即使是7月3日那天下了大暴雨市民的热情依然不减,5天的时间有340万人次到黄浦江两岸光影,在最高峰的峰值客流达到了11.7万人。也就是说在一般的天气下,在外滩的滨水区域差不多它的客流是在2000-5000人次区间,在有一些主题的时候黄浦江滨江的客流通常是在2-5万左右,这次的光影秀我们的峰值客流达到了11.7万人,这是什么概念?包括在现场是什么感受?我今天特意让同事把上海电视台两分钟的片子带来了,大家能够感受到城市空间开放之后,我们用AI赋能城市治理给大家带来的完全不一样的体验,但是这个体验的背后我们也能深切的感受到对我们城市管理的挑战和难度。

各位朋友我想大家跟我一样,我们真的是要为我们的市民和所有保障的干部去喝彩,向他们表示感谢,我每次看这个片子的时候我都觉得还是非常感动的。我们都知道最近市委全会提出了上海要全面加强软实力建设,为什么要加强软实力建设?因为硬实力是让国家让一个城市变得强大,而只有软实力才会让一个国家一个城市变得伟大,软实力给我们带来的变化是影响未来的,影响长远的,是更加深刻的。

由这个片子我想给大家简单的揭秘一下,大家看到的城市在保障如此高难度的,在这么短的时间这么狭小的区域当中大客流流动,背后就是上海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市领导每天在城运中心坐镇指挥,我们看到了公安、市容、气象、轨交、电力等等多个部门,大家在线上通力配合,在线下高效协同处置,我们涉及到的属地地区也全力的支撑,所以才在5天的夜晚把我们上海这座城市的品质和温度完美的呈现了出来。

这就是我们在市城运中心,每天24小时大家用大客流系统关注整个滨江的客流,这就是我们的市容、灯光调度、地铁调度在保障灯光秀,这是现场的电力保障和气象服务,这是交通委在交通大厅对整个地铁轨交和公交的调度,这是区城运中心在灯光秀期间的保障,这是市领导每天从早到晚一直在市城运中心的保障。

原来我们网民经常说每次台风为什么在上海处置的非常平稳?是因为魔都有一个结界,这个结界就是这么多部门大家在线上的共享、在线下的协同,真正形成了上海在整个城市运行管理既做到精细,又体现品质,还能够体现出我们这个城市的温度非常重要的原因。

对于上海的数字政府建设、两张网建设以及现在的数字治理建设大家都不陌生,它的由来是2017年总书记对上海提出超大城市治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我们从2017年开始全上海进行了探索,2019年总书记提出我们要不断的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治理能力和水平,要抓一些“牛鼻子”工作,这个“牛鼻子”就是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两张网到今天我们取得了哪些初步的成果?上海首创的“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在全国的影响力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一网通办是高效办成一件事,已经累计实施的改革举措有357项,接入一网通办平台事项达到3177项,个人注册用户达到5240万人,企业注册用户达到了224万,并且在国家行政学院发布的《省级政府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调查评估报告(2021)》中上海排名在全国第一。

另外一张手是一网统管,一网统管我们希望通过后台线上线下的协同,通过高效处置一件事,让市民对管理是无感的,但是他对这个城市的美好生活和城市的舒适度、安心度是有感的,围绕无感+有感,目前一网统管已经出台的城市运行的生命体征指标已经达到55类1000多项,物联终端有218类,1100多万个,每日采集实时的动态数据超过3400万条,汇聚16个区和委办局、55个管理主体、198个系统,目前已经达到了1050个应用,这样的一个庞大的体系是从去年4月份拉开序幕之后用了大半年的时间就快速建成的,所以一网统管在今年3月被国家列入了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在管理理念、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上要全面的进行现代化创新,这也是我们讲的在中国范围内,用现代治理引领未来,在国家层面已经有了明确的要求和明确的方向指引。

今天郑磊教授也在,我们前段时间跟郑教授讨论,一网通办是高效让老百姓办一件事,一网统管是要聚焦高效的处置一件事,郑磊教授他就他它归结为one net for all,这个“all”既是指所有人也是指所有事,我们就是为了所有人也要管好所有的事,让生活在这个城市的居民有获得感。

其实这两天我也在线上观摩世界人工智能的论坛,我发现在很多论坛上最多的是讲技术,也有讲理想和情怀的,但是讲感受的真的不多,但是我们要反复思考我们用AI赋能数字政府,赋能城市运行管理我们的目标是什么,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其实我们背后的逻辑就是为了所有的人,我们办好所有事也是为了所有人,而所有人的感受度才是我们真的在规划和实施过程中需要追求的。

最后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在工作当中我们最近的一些思考,有两个点我们在思考,就是我们用AI的人工智能或者大数据各类现代科技去赋能我们的城市治理,现在我们有两个挑战,第一个挑战是线上线下协同的挑战,这个挑战还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人机交互的挑战,更多的是管理理念和思维与技术赋能和支撑之间怎么样形成一种新的协同,这种新的协同需要新的理论支撑,需要新的实践探索,更需要在新的实践应用场景的推动过程中不断的去磨合。

最近我在看图灵奖得主约瑟夫•斯发基斯提出共生智能是难点,怎么将人工代理和人类代理相结合,可以增加可新度,这一挑战远比人机界面更为复杂,这是用技术的发言,用管理的语言就是一网统管我们现在正在聚焦突破的是用实时在线的数据和智能方法,要在最低层级、最早时间,以相对最小成本解决解决最突出问题,取得最佳综合效益,关键是要线上线下协同高效处置一件事,所以从技术和管理角度我们都看到了挑战,我们也都有面对这种挑战大家极大的兴趣和共同实践的信心,这个也是我们进阶段希望能够进一步有所突破的,我想这样的命题我们在座的各位也可以做一些思考和探索。

第二个挑战就是我们在超大城市的治理体系当中,我们这两年梳理了一个体系,也就是“观管防”一体化的体系,所谓的“观”就是要能一屏观天下,我们得知道我们这个城市正在发生什么,并且要能够预判它下一步的趋势和态势,所以一屏观非常重要,它让我们变耳聪目明,而不再是毛估。目前我们看在全国的数字政府建设过程中,我们在“观”大家已经下足了功夫,大家踏足了国内大大小小的城市包括各种条线甚至具体的企业和园区,我相信大家看大屏已经看了很多了,其实这些屏都是解决了把后台的数据资源放在一个屏幕上解决了“观”的问题,所以“观”大家已经下足了功夫,“观”已经成为我们工作的基本形式,在“观”这块我们不主张建无用的大屏,我们还是主张把不管是软件还是硬件的技术当作工具来用。

“管”这块现在正在突破,就像我们上海这两个礼拜几个部门正在研究一个事情就是共享单车的投放,去座地铁天气好的时候你选择地铁的出口一定是选择离目的地最近的出口,像昨天下午的滂沱大雨大家选择出口一定是选择让你少淋雨的出口。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在地面上的共享单车的投放是一成不变的,一号口永远一百辆,二号口永远一百辆是不是就不能够跟得上市民的需求,所以把气象、轨交、公安共享单车企业和交通委的数据放在一起,来根据市民的需求更精准的做服务。就像大家看到的我们在这五天外滩的光影秀的过程中,7月3日夏天下雨了,我们7月3日那天我们在大堤上控制的客流是不超过6万人,因为要留出雨伞的距离,我们讲我们在管的过程中也依赖于在线下精细化的颗粒度。

但是就像刚才我说的我们面对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怎么样形成线上线下协同,所以“管”是大家正在突破的。

但是我们现在最大的难点是“防”,我们怎么样基于现有的管理经验,在机器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和AI技术的赋能,把城市未来能发生什么更好进行预测,把资源进行储备和调拨,这是考验全球超大城市的难题,目前上海在“防”这一块我们聚焦重点难点正在努力做突破,但是怎么样“观管防”一体化推进,这是大家共同面临的挑战。

同样约瑟夫老先生他也有一个技术层面的表述,他说人类思维具有可描述整个世界的语义模式,人类的理解过程结合了自下而上就是从感知到思维语义的模型,目前存在的挑战就是如何开发出能够将学习技术和推理技术相结合,进而逐步构建其环境语义模型的系统,这才是最大的难题,迄今为止在自然语言语义分析方面的进展甚微即为证明,从感知到认知,从认知到行动是非常有挑战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在学界、应用界、实践界共同面临的一个难点。

我们现在在具体的实施路径上,我们觉得可能对“观管防”一体化建设,我们更好的要解决防患于日常,要研究高品质发展和防患于日常怎么相得益彰、相互促进。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和AI赋能,从海量的数据当中及早的预防或者发现潜在的风险,并且发现产生的风险之后能够快速处置,而且还要能够根据变化灵活的掌控过程,及时的进行科学决策,这个可能就是我们管理对技术的迫切需求,也是我们提高城市韧性的迫切需求。

最后我想跟大家回顾一下这份文件非常重要,这是上个月上海市委出台的关于加强城市软实力建设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当中提了六个方面的软实力建设,其中第三个方面就是以现代治理引领城市未来,城市未来不是仅仅指经济、生活,而是我们和个空间之间共生共融的未来,在这个文件当中对于怎么样着力构建现代治理体系,展现城市的善治效能,在上海这样一个精细化管理底板上打造善治城市的典范,他提出了路径和方法,这些路径和方法也希望在今后不管做技术的研究研发还是在城市运行管理,或者是技术和管理结合应用场景实践过程中,希望给到大家参考和帮助,我要分享的就是这些,谢谢大家。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