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监管部门的指导和大力推动下,我国财富管理行业在规范中走向蓬勃发展,经营管理逐步走向成熟,但客观上仍存在一系列发展短板和问题。”7月15日,在植信投资研究院《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报告(2020-2021)》发布会上,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说。
连平认为,目前行业发展中还存在市场急需建立更全面、更有公信力的评级体系、行业局部依然存在“卖方销售”思维、部分机构的投研能力存在明显短板、投资者教育未跟上产品净值化转型步伐四大问题。
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疫情下财富管理市场逆势增长。据统计,2020年末,财富管理行业资产总规模为85.01亿元,同比增长10.98%。
上述报告指出,2020年财富管理行业有十大特征:一是疫情下财富管理市场逆势增长;二是以资管新规为中心的监管改革稳步推进;三是财富管理行业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四是财富管理市场对外开放步伐加快;五是房地产市场调控为行业发展创造新的机遇;六是基金规模快速增长推动行业格局重构;七是金融科技促进行业创新发展;八是金融服务从标准化向个性化转型;九是高端客户需求个性化推动服务多元化;十是多元因素共同推动风险偏好提升。
2020年9月,我国向世界郑重承诺2030年和2060年将分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记者了解到,截至2021年4月末,市场已出现或正在酝酿不少碳中和主题的信托、公募基金、银行理财等金融产品。
与此同时,2021年与碳排放相关的绿色、ESG(环境、社会和治理)主题也受到监管和投资者青睐。2021年银保监会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积极发展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信托。”
连平认为,2021年财富管理市场将迎来新的发展趋势。其一就是:碳中和、绿色及ESG主题乘“热”而上。此外,还包括:市场规模趋稳、结构趋于平衡;行业整体加快向“买方投顾”角色转变;全市场、全球化资产配置需求走强;大中型机构举集团之力做强财富管理平台;不同行业机构“外部抱团”扬长补短;“固收+”、再平衡等策略大行其道;公募REITs产品迎来爆发式增长;第三支柱养老产品迈入规范发展时代等。
“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拉兰贾对第一财经记者说,未来需要让青年人更多地参与到双边的交流与合作中。
谢长安表示,中国在可持续发展创新领域的引领作用对整个亚太地区乃至全球可能产生积极反响。
2024年汉堡港对华集装箱吞吐量达220万标准箱,比上年增长0.7%,占港口总吞吐量近三成。
本届论坛以“自我创新与可持续”为主题,搭建全球可持续对话合作平台,推动市场关注长期可持续发展价值,实现人类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未来,120TEU批量标准集装箱电动船舶将穿梭在这条航线上,预计单船每个往返航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37吨,全年减少排放超4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