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第一财经记者关于非洲猪瘟疫情的提问,7月20日,在农业农村部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二级巡视员辛国昌称,现在没有出现区域性暴发流行,整个疫情形势总体平稳。
这体现在官方报告的非洲猪瘟疫情数据上。2021年以来,全国一共报告发生非洲猪瘟疫情11起,涉及8个省份,扑杀生猪2216头。对比来看,2018年,报告疫情99起,扑杀生猪80多万头;2019年,报告疫情63起,扑杀生猪39万头;2020年,报告疫情19起,扑杀1.35万头。
到今年8月份,非洲猪瘟进入中国就已经整三年。当前非洲猪瘟防控形势还很复杂,任务还很重。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非洲猪瘟病毒已经在中国定殖,病毒很顽固,污染面比较广,所有的省份都发生过疫情;
二是各环节都有阳性检出,包括屠宰、运输等环节;
三是最近出现了毒力变弱的新毒株,新毒株表现的病症轻,但是潜伏期长,短期发现也比较难;
四是中国陆地边境线长,境外输入的渠道风险较大;
五是从防疫能力上来看,现在基层的防疫体系欠帐还比较多,动物防疫检疫制度落实难度大,疫情反弹的风险仍然存在。
辛国昌表示,下一步,针对这些问题,要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疫情。
值得关注的是,自5月1日起,农业农村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分区防控工作,推进“运猪”向“运肉”转变。自5月1日起施行的,还有全国人大第二次修订的《动物防疫法》。
针对疫情防控中的运输环节,辛国昌提到,农业农村部将督促严格落实产地检疫、屠宰环节官方兽医派驻和非洲猪瘟自检的相关制度,加大调运环节、无害化处理等环节的监管力度,强化闭环管理,阻断疫情的传播渠道。
由于动物检疫监管工作存在量大、面宽、人员少等难题,农业农村部相关部门正探索借助信息化手段予以克服。在今年4月召开的2021年全国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座谈会上,广西壮族自治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副所长姚源锋就提到,当地将原来独立的多个信息化监管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整合为广西动物检疫运输指挥平台,涵盖检疫、运输、车辆消毒到动物落地报告、隔离、屠宰等多个环节监督管理,实现了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
同时,广西壮族自治区动物卫生监督所以动物检疫出证为核心,把各子系统之间(包括国家层面的管理系统)的端口进行衔接,对各子系统所产生的基础数据、出证信息、屠宰企业信息、车辆备案信息等及时推送共享,打通动物检疫、运输管理、落地监管链条中存在的断点。
姚源锋提到,目前,广西动物检疫运输指挥平台已经实现了产地检疫出证与车辆备案信息的实时对接,运输车辆消毒与检疫出证的有效衔接,推进了从启运到落地的车牌自动识别管理,为实现免疫数量与检疫出证相结合夯实了基础。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表示,发现一起猴痘聚集性疫情,新疫情由2024年在非洲最先监测到猴痘病毒新变异株Ib引发。
哪怕是一名普通老百姓的心声,它也能尽心倾听,发声,让人感动。正是有第一财经这样的媒体,让人们了解到很多真实的情况,让很多当时像我一样觉得无力无助的人,获得了迫切需要的帮助,感受到温暖。
从初期的野蛮生长到逐渐步入规范,直播电商的历程伴随大厂战略更迭、短视频平台崛起、头部主播更替,充满了变革与挑战,第一财经始终站在一线,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度解析,记录并解读行业的每一步发展。
广东省最近一周新增报告病例突破2000例
瑞典报告一病例感染了在非洲发现的新型猴痘病毒变异株Ib,这是该病毒在非洲大陆以外传播的第一例。专家称该病例的发现很可能意味着欧洲有数十例未被发现的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