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处于登革热流行季的广东省,病例数持续攀升。其中,本地病例数最多的广州、深圳、江门三市,近一个月来的累计病例数分别达1121例、473例、385例。三地合计占到全广东省的三分之一以上,仅广深两地就合计近1600例。
10月18日下午,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文,公布了最近一周(10月7日至10月13日)的登革热监测周报:全市新增报告病例216例,其中本地病例209例,输入病例7例,无重症和死亡病例。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这是今年以来深圳登革热本地病例首次突破一周200例。自9月16日以来,深圳的总病例数和本地病例数均逐周提高,最近一个监测周的本地病例数环比增幅达86.6%。
7月30日,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今年首个登革热中风险周预警,至今已连续发布11周。深圳市卫健委提醒市民,全市23个社区有登革热传播风险,须注意防范。
在广州,10月7日至10月13日当周新增本地病例436例,近一个月累计新增达1121例,成为全国首个连续4周累计本地病例突破千例的城市。并且,上周广州新增重症病例3例,这也是近期以来广州首次报告有登革热重症病例。
而全广东省最近一周的新增报告病例突破2000例,达2005例,其中本地病例1985例;新增重症病例4例,无新增死亡病例。近一个月(9月16日至10月13日),广东省新增病例5706例,其中本地病例5673例;新增重症病例4例,无新增死亡病例。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即花斑蚊)叮咬传播。感染后会出现发热、皮疹、肌肉及骨头痛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出血甚至死亡。时至今日,全世界尚无针对登革热的特效药,绝大多数病人会自行康复,少部分病情加重,可能发生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
登革疫苗的研发已经有上百年历史,目前仅有两种登革四价减毒活疫苗在海外上市,且效果仍然存在局限性。中国尚未批准任何登革疫苗,也没有任何品种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多数品种研发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近30年来,登革热暴发和流行日益频繁,全球超过100个热带和亚热带国家均有病例报道。2019年,登革热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全球十大健康威胁"之一。中国也是受登革热威胁的国家,近年来暴发的疫情主要以境外输入引发本地传播为主,广东、云南、浙江等南部地区为主要流行区。
今年以来,全球登革热疫情形势异常严峻,流行强度显著超过历年同期水平。截至8月底,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超过1000万例病例和6000多例相关死亡病例,发病数为2023年同期的3倍。今年8月,广东省报告登革热1220例,相比7月翻了近6倍。其中病例数排名靠前的城市有广州、深圳、江门、中山、东莞、清远等。
在暂时没有特效药物和疫苗的情况下,控制媒介伊蚊、预防蚊虫叮咬是避免登革热的最佳方式。广东省疾控中心告知公众,预防登革热须从控制伊蚊着手,无积水就无蚊虫,无蚊虫就无登革热传播。
深圳市卫健委也在上述官方公号文章中提醒市民,注意防蚊叮咬,防蚊孳生,如出现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旅行结束后14天内须留意,若出现发热,应立即到正规医院就医,并告知旅游史。
带状疱疹多发于50岁以上的人群,患有糖尿病、慢性肾病、慢阻肺等慢性疾病患者以及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疾病患者,患带状疱疹的风险也会比一般人高。
国家疾控局准备做一个到2030年的五年规划,逐步缩小国内免疫规划与国际差距,逐步纳入需要纳入的疫苗。
得克萨斯州卫生服务部4月4日的报告,该州麻疹病例总数目前已经达到481例,三天内增加了59例,增幅达14%;住院人数从42人增加到56人。
这10多年间,我国GDP持续增长和居民支付能力逐渐提升,也为“扩免”提供契机。
HPV感染不仅发生在女性身上,男性也会感染,且男性的感染率甚至高于女性。男性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均易感HPV,感染高峰在25-29岁、15-19岁及有性行为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