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普通投资者的投资捷径在哪里?
其实,市场上的个人投资者分为两类,有一类确实是有分析能力的,有渠道去做真正意义上的选股。而另一类是不具备这种分析能力的,这类人群更广泛。
广大的普通投资者,在价值投资选股上,是没有捷径的。很简单的道理,因为价值投资是机构的主赛场,存在大量以选股为生的人。而论资金量、论信息渠道、论分析能力,普通投资者是绝对比不了的。
当然,这不是选股本身的捷径,而是通过做龙头板块龙头股的方法,来达到这个效果。是要站在那些牛人的肩膀上做投资,因为他们已经把价值投资的好股票,提前筛选出来了。
而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相信这样的股票,相信龙头板块龙头股,有耐心能拿的住。然后才是进一步区分,按照季节拉长时间做,看究竟是价值牧场A还是价值牧场B。这其实就是给你耐心,不要把长线做成短线了。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季节,需要不同的耐心。如果是典型的冬末或春初,你就不要指望它会暴涨了。
你相信那个股票是好的,然后你又相信它处于这样的季节,就应该用对应的策略来应对,这样才拿得住。这也就解决了好股拿不住的问题了。因为这个策略就是告诉你,你要拿住这只股票,其实就相当于是走了价值投资的选股逻辑。
就像围猎C,就只做同一个产业链上的细分龙头,比如隔膜,就看两家公司,正极,就看两家公司,电解液也就看两家公司。这其实已经筛掉了那些平庸股,已经是捷径了。
2.想要投资做的好,千万不能本末倒置!
价值投资者和趋势投资者,最本质的区别,是价值投资者想要赚企业成长的钱,这是非常简单的逻辑。而想要赚到企业成长的钱,就必须具备估值能力,否则是不可能赚得到的。因为你根本不知道股价在目前位置是高还是低,估值是高还是低,那又何谈去赚它成长的钱呢?
可能它的估值已经到了10年后,但你还认为它会继续成长,早就成长完了怎么可能继续成长呢?这其中是有估值的,但并不意味着,你就能对它了解的更细、进行更精准的估值,这是不可能的。
对广大普通投资者来说,光有估值能力,是没有太大价值的。因为估值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比如,有人说,在牛市中,茅台可以给70倍市盈率,熊市中只给10倍市盈率。估值相差了7倍,会估值又有什么用呢?可能有人说,把茅台的财务报表研究的很细,估值能够相差30%。而很多人赔钱,就是因为他们7倍的估值不去考虑,反而考虑30%的估值。
有时候,也有人会说,某家公司的估值肯定低了,但往往会忘记,这只股票在市场没人气、没温度的时候,本身就可能会低好几倍,可能低于估值30%了,但这里可能相差了一倍。而趋势来了、温度来的时候,它的估值是可以翻倍的。
比如,一只股票之前下调了一倍,股价现在上调了20%,但其实,还是相当于赔了80%。这个时候,即使场外研究的再细,但不考虑场内80%的影响,投资也是失败的。
3.做投资抓住主要矛盾,究竟有多重要?
当年我在带研究所的时候,我就经常跟研究员们强调,要抓住主要矛盾,不要把力气用错了地方,不扯那些对股价影响很小的东西。
那个时候,他们经常研究市场会怎么走,我认为这些都没用,当机立断,带着他们研究股权分置,认为这是影响股市走势的最大决定因素。
当时整个团队都压在这里,后来发现这是正确的,所以我们才会提股权分置的各种方案。
当时国家说要无限搁置股权分置解决方案的时候,我们就告诉大家,股市会迈入长期的下跌趋势。而其实那个时候指数还挺高的,但之后指数就一直跌,从2002年初一直跌到2005年,跌了三年。之后大家去聚会吃饭的时候还会说,当时我的这个思维是很好的,他们吃了十年,否则就是天天打转研究市场上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我说我们就研究之后会不会实施股权分置改革方案,我们自己提方案。后来发现这个方案一直不实施,我就写了一篇文章,说我们提的方案不用,之后就会是慢慢熊市。
这就是研究要抓住主要矛盾,包括对股市的研究、对板块的研究、对个股的研究,都要用这种抓主要矛盾的思维,这也是最关键的第一句话。
再比如,情绪围猎A的主要矛盾,就是趋势和温度,和估值一点关系都没有。那些做宁波敢死队的人,从来都没有去过上市公司做调研,不和上市公司高管有来往。
他们只研究公告,研究这对情绪有多大的影响,会出现几个涨停板;而不是研究公告会对估值有什么影响,会让公司立马产生多少业绩,这是不现实的。
所以,做投资,我们每个人都要抓住自己的主要矛盾,这才是获取投资收益的关键。
(作者为海大智慧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兼大智慧中国私募基金研究所所长洪榕)
一财号大V观点: 当上证突破3500点、3600点等关键点位时,券商、保险等大金融板块往往出现异动引导市场做多情绪,这正是大资金试图点火引爆牛市行情的体现。我们认为,现在A股步入牛市需要的各类条件都已经就位。 周末外卖补贴大战,谁是赢家? 消费者看似是外卖补贴价格战的最大受益者,实则暗含风险,长期的低价补贴会重塑消费者的价格预期和心理参照点。当低价成为常态,消费者对正常价格产生排斥,平台未来任何理性提价或减少补贴的行为都将遭遇巨大阻力,形成难以摆脱的低价依赖症。商家承受的成本压力和服务降级最终必然传导至消费端。
邀请博瑞医药、皓元医药董事长,分享科创板企业在资本助力下发展壮大,并且不断创新为产业赋能的历程。同时邀请上海交大教授和中证指数公司专家,为投资者提供多视角的产业与指数市场分析框架。
2025年下半年投资者面临短期市场震荡与潜在企稳的多空拉锯局面,政策变化、市场情绪波动及地缘政治事件带来冲击但形势正向有利方向发展。
混乱且缺乏统一标准的信息披露机制成为“理财刺客”的天然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