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汽车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美国对特斯拉自动驾驶汽车展开调查,“蔚小理”股价大跌

第一财经 2021-08-17 13:20:19

作者:杨海艳    责编:唐柳杨

自动驾驶惹争议,还是投资界的香饽饽吗?

层出不穷的安全事故让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终于对特斯拉下手了。8月16日,NHTSA表示在发生11起车祸后,已对特斯拉公司的驾驶辅助系统正式展开安全调查,此次调查涉及大约76.5万辆特斯拉,包括特斯拉Model Y、Model X、Model S和Model 3。受此消息影响,当日特斯拉股价大跌4.32%,以686.17美元报收。

在中国市场,8月12日下午发生的一起蔚来ES8车主在领航辅助功能(Navigate on Pilot即NOP)下撞车致死的交通事故,也让业内对于自动驾驶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安全的关注进入一个新的“高潮”。事件在8月14日被曝光后,8月16日,蔚来汽车美股下跌5.8%,以38.65美元报收。此外,小鹏和理想汽车当日美股价格也大幅下跌,分别下跌6.65%和3.49%,以37.48美元和27.66美元报收。盘后上述几家车企股价再度微跌。

在港股市场,8月16日,小鹏汽车(09868)下跌4.551%,报148.9港元每股。理想汽车(02015)跌幅6.6%,报107港元每股,目前两家公司股价已跌至发行价的九成左右。

“这些公司的股价走向很显然受到上述自动驾驶技术事故的影响。”一家不愿具名的基金公司内部人士认为,在蔚来车主的事故发生后,业内也在反思,加上今年8月12日工信部刚发布的《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也透露出政策层面对于未来车企在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管理方面门槛趋严的趋势。在上述内部人士看来,下一步如果再有类似于涉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事件发生,不排除会有相应的配套警示和处罚措施。

多家造车新势力在蔚来事件发生后也陆续发声,8月16日,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就在朋友圈发文,呼吁媒体和行业机构统一自动驾驶的中文名词的标准,L2=辅助驾驶;L3=自动辅助驾驶;L4=自动驾驶;L5=无人驾驶。一个多余的中文字也不有,避免夸张的宣传造成用户使用的误解。并提出“在推广上克制,在技术上投入,对用户、行业、企业都长期有利。”不过在2020年,理想汽车在其官网上对其驾驶辅助系统的描述还是“自动辅助驾驶系统”。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当日也就“如何看待辅助驾驶普及但事故频发”问题发表了看法,他认为在 L2级别辅助驾驶功能,驾驶员是功能操作主体,也是责任主体;L4以上级别自动驾驶功能,车内无人状态下,操作主体是车辆本身,责任主体当归属主机厂。

虽然目前关于蔚来车祸的警方责任认定尚未公布,但自动特斯拉推出“自动驾驶”技术方案以来,因此导致的安全事故已经多次发生。业内在呼吁消费者理性对待科技的边界时,也对车企的技术完整度、宣传的严谨性以及对于用户的强制性约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全球范围内,针对自动驾驶技术的更为严格的安全立法也正在被呼吁。今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科技与法研究中心主任杨延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虽然早在2018年4月,工信部、交通部和公安部联合出台了《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下称《规范》),但《规范》主要是对智能汽车在测试过程中的相关行为做了规范,并没有针对自动驾驶过程中出现交通事故处理,以及在自动驾驶过程中驾驶员的义务与责任做出明确的法律界定。他认为,智能驾驶时代,我们所需要的应该是一个系统的法律体系。

法律法规的趋严,是否会影响资本市场对于自动驾驶领域的投资策略?“从市场的基本面来看,随着最近互联网和教育行业的变化,资本的投资方向及优质标的获取会受到影响,因此从长期价值来看,新能源和智能化会变得更为热门。”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高级合伙人兼大中华区副总裁方寅亮认为,但同时,最近的事故也会让市场对于技术的理性度提升,在企业层面,从技术研发到产品运营以及客户管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策层面,如果监管趋严那么短期内资本也会更为审慎。

同时他也谈到,目前的事故可能会对一些想要融资的自动驾驶公司的估值会有一些影响,虽然资本长期看好智能化,但短期内对投资项目进行更为谨慎的研判或者拖长战线,都是可能存在的。

自动驾驶技术仍然是资本青睐的风口之一,8月9日,卡车自动驾驶公司嬴彻科技和矿车无人驾驶公司易控智驾宣布,分别获得2.7亿美元B轮股权融资和数千万美元B1轮融资。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初至今,中国自动驾驶行业共有至少49起公开投融资事件,涉及44家自动驾驶相关公司,总额达到330亿元左右。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