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科创板拟上市企业知识产权服务站,浦东目前已初步形成工作方案。
8月19日,浦东新区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何瑛表示,服务站旨为科创板拟上市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布局完善、风险防范、纠纷应对、信息指导等综合服务,提升科创板拟上市企业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运用等方面的能力。
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下称《意见》)明确提出,支持浦东设立科创板拟上市企业知识产权服务站。
中国(浦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副主任吴洁表示,目前已经对一些企业开展了相关调研,并将根据企业需求,提供专利的快速审查,海外维权的指导应对,以及企业的专利布局、风险应对等服务,以解决企业在上市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知识产权方面的具体问题。
7月28日的采访中,浦东金融局局长张红说,长三角科创板上市企业已经达到145家,占全国46%;浦东科创板上市企业25家,占上海市57%。
为了加快培育“硬科技”企业上市,位于浦东的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首创了上市发现培育功能,面向长三角一市三省,建立了科创企业储备库、培育库、推荐库三大资源库。7月21日基地披露的数据是,储备库企业5537家,培育库企业520家,推荐库企业120家。
《意见》还提出,要建立高水平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实施更大力度的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
何瑛说,作为全国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的试验田,浦东在“十四五”时期将分阶段建成亚太地区具有影响力的知识产权保护高地。
其中,到2022年,“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更加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具有浦东特色的国家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基本建成。
到2025年,知识产权治理水平显著提升,市场主体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知识产权的能力显著增强,促进知识产权制度激励创新和优化营商环境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基本建成亚太地区具有影响力的知识产权保护高地。
为实现这一目标,浦东将“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作为重要指标列入“十四五”规划,替换了“十二五”“十三五”期间的“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指标。
根据日前发布的《浦东新区知识产权发展“十四五”规划》,浦东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50件以上,较“十三五末”翻一番。
截至2020年底,浦东新区专利申请量达18.4万件、专利授权量达11.1万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超过3.4万件。浦东新区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90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0件。
上海未来产业基金联合8家优质市场化基金发布硅光未来产业基金矩阵,硅光概念验证平台建设启动。
上海作为我国脑机接口技术发展的前沿阵地,已形成覆盖侵入式、半侵入式和非侵入式技术的完整研发体系。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局结合对外投资业务发展管理需要,修订《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制度》,中国对外投资管理服务体系建设有成效,也存在提升空间,建议构建 “制度创新、数字赋能 、 风险防控” 的三位一体治理架构。
本次年报披露期间,479家科创板公司在评估2024年度行动方案同时发布2025年度行动方案,板块覆盖面超八成;头部公司继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科创50、科创100成份股公司全部披露了行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