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市场整体依然处于“结构性”行情当中,板块的表现和指数之间的关联逐步减弱,而从2020年开始,“赛道”一词成为了A股的热词,不同的行业,在同样的指数背景下,走势甚至截然想相反。一财号整理了一财号机构大V“苏宁金融研究院”的行业解读,推出“光伏”专题,为你讲透光伏赛道。
行业方面,以下两篇文章对光伏赛道进行了充分解析,具体详情请点击链接:
成长空间较好的市场上,也要看谁能够分得更多的蛋糕。在光伏这个市场上,似乎不存在“吃撑了”的情况,摩尔定律和规模经济效应的空间如此之大,以至于行业内甚至不存在一个最小最优规模,规模越大,成本就越有可能更低。龙头为何能够占据一定垄断地位,背后的关键因素是成本。有的大幅度扩产,因为已经形成了规模经济,对自己的成本优势有信心;有的开展纵向一体化,范围经济效应强,也能降低单位成本。同时纵向一体化也在对冲风险,例如硅料价格上涨,对于一体化企业是有利的。所以我们在关注光伏上市公司时,务必进行各个环节的成本比较。
光伏指数投资的盈利、估值、前景
对于光伏产业的投资则主要重点关注几个方面:
第一,光伏各产业链成本的优化,及技术的进步。成本是光伏发电唯一的竞争力,光伏产业的发展就是不断降低成本的过程,当光伏成本降低到足够多时,理论上可以对其它所有发电方式产生替代作用。目前行业在成本优化方面则集中于两方面,一是硅片的尺寸,更大的硅片尺寸可以降低单位的成本。二是组件环节技术的发展,市场热点集中在对于“HJT概念”上。
第二,国外对于光伏产业的需求和政策。光伏是一个全球化的市场,但光伏主产业链最大、最先进的企业都集中在国内,且基本不存在被国外“卡脖子”的环节,目前是一个向全球输出产品和技术的产业。因此,全球能源转型及对于光伏产业的政策,也会影响国内光伏产业的盈利情况。
第三,上游硅料价格的变动情况,原材料的供给会较大的影响需求。硅料是光伏产业链中的优势环节,当光伏行业景气度高时,会推动对于硅料的需求。如果硅料厂商产能不足,硅料大幅度上涨,导致光伏成本上升,会反过来抑制光伏的装机需求。
第四,政策对于光伏产业的推动作用。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光伏成本大幅度降低,在部分地区已经能够实现光伏发电平价并网,但政策的推动对大幅度加快光伏对于其他、特别是火电的替代速度,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公司方面,苏宁金融筛选了5个公司进行解析,具体详情请点击链接:
光伏霸主隆基股份,未来投资价值还有多大?
隆基股份的股价之所以能在过去一年半的时间里持续大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利润实现了超出市场预期的大幅度增长引发估值上升,继而触发“戴维斯双击”效应的结果。可是,即便公司未来业绩增长是确定的,但能否继续超出市场预期并不好判断,再加上公司目前市盈率分位数为71.64%,位置相对较高,安全边际不大,此时入场显然不具备较高的性价比。
既然如此,建议各位不妨耐心等待股价的调整,“好的交易机会都是等出来的”,等到估值回归至合理区间后再去伺机布局。
先导智能:专注“织网”的龙头设备商
整体来看,先导智能横向发展的规划使得所织的网越来越大,与此同时,纵向整线解决方案,让网越织越精密,使得品牌竞争无可替代,生产线各设备单元无缝对接,从而实现协同效应,调试和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且后续的维护和更新迭代更为便捷和高效。
短期来看,先导智能的锂电设备和光伏设备有望实现两条腿奔跑,且这两者在未来仍有较大的技术提升空间。长期来看,公司不断拓展布局的其他领域,均有望成为接力棒的下一个传承者。
短期看,决定光伏能否大规模推广的因素在于,光伏
逆变器之王,阳光电源
逆变器在光伏产业中处于非常核心的地位,左手连接着光伏,右手连接着电网和储能。逆变器的好坏和稳定,直接关系到新能源能否平价和顺利并网。而且在单个光伏系统中,光伏硅组件占到成本的50-60%,逆变器占到成本的8-10%,逆变器的好坏决定性地影响是否能并网,是否能储能。
所以新能源巨头选购逆变器一般都是垒大户。
在碳中和-碳达峰时代,新能源产业是未来的当之无愧的黄金赛道,当前全球水电能源的发电比例仅为17.5%。而且逆变器的应用从2008年至今已经达13年,而逆变器的寿命一般是不超过20年的。未来数年逆变器的产品替换大潮即将来临。所以本文认为,阳光电源作为新能源黄金赛道中的细分冠军,是很好的资产配置方向。
金辰股份,凭什么4个月涨4倍?
光伏发电平价之前,产业发展主要靠国家补贴,某种意义上国家补贴总量决定了光伏产业的市场容量,这个空间是有限的,且很容易引发产能扩张式的恶性竞争,是个糟糕的投资赛道;但平价之后,产业整体“断奶”,市场空间不再受政策补贴制约,急速扩容,行业发展进入新时代,投资逻辑也发生根本性变化。
问题是,行业赛道虽好,但对金辰股份这类单个设备厂商却并不友好。如前所述,作为替代能源,“降本增效”是光伏产业发展的源动力,在降本增效的驱动下,后发产能必然更具成本优势,反过来驱动设备厂商继续加大创新、降低成本,而频繁迭代创新会加大不确定性:一是容易催生新的龙头,强化竞争;二是使得企业存量资产价值缩水;三是一旦踏错节奏,则满盘皆输。
过去一周,多晶硅价格震荡下行,硅片价格继续下行,电池和组件价格同样呈继续下探趋势。
中国多家光伏企业均启动了赴美建厂计划。
截至发稿,盛通股份4连板,柯力传感、华依科技涨停,埃夫特涨超17%,步科股份、中鼎股份等跟涨。
2024年以来,光伏企业之间的专利诉讼增多,国内光伏组件龙头企业中已有6家依法维权,并且维权行动不仅局限于国内市场。
2024年内,光伏电池技术相关的海外专利诉讼案件频繁发生,尤其针对TOPCon技术。